基金經理的業績壓力有多大?因績差轉崗或離職者增多,管理規模不足2億的已近700人
財聯社7月13日訊(記者 李迪)公募基金的變革時代中,行業生態重構,基金經理也面臨“洗牌”。
一方面,部分績差基金經理轉崗、離職。另一方面,一些基金經理即使能保住職位,也面臨管理規模過小、被邊緣化的困境。此外,一些業績較好的基金經理,也可能因爲管理規模的侷限而遭遇職業發展的瓶頸,最終選擇離職。
對於基金經理“洗牌”趨勢對基金行業的具體影響,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績差基金經理離職、轉崗有助於行業優勝劣汰,有助於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維護投資者利益。而管理規模過小的績優基金經理離職去尋找更好的平臺,不僅有助於個人職業發展,還有望併爲行業注入新活力。
部分績差基金經理轉崗、離職
近日,多位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在公司內部轉崗。
7月11日,鑫元基金周穎卸任鑫元專精特新混合、鑫元行業輪動混合的基金經理職務。目前,他已無在管基金,公告顯示,他將轉任公司其他崗位。周穎管理鑫元專精特新混合近兩年,任職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55.53%;管理鑫元行業輪動混合2年又230天,任職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47.94%。
7月3日,新華基金於航卸任新華豐利債券基金、新華安享多裕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經理職務,公告顯示,不再擔任基金經理後,他將轉崗爲基金經理助理。他任職新華安享多裕定開混合基金經理的1年又204天期間,該基金回報爲-41.42%;任職新華豐利債券基金經理的1年又204天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7.61%。
6月22日,東吳基金經理丁戈卸任東吳新經濟、東吳阿爾法的基金經理職務,轉任公司高級行業研究員。丁戈擔任這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的時間約兩年半,他任職期間,東吳新經濟回報爲-69.16%,東吳阿爾法回報爲-53.69%。
也有部分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最終離職。
7月12日,國金自主創新混合、國金鑫悅經濟新動能發佈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陳恬卸任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職務,離任原因爲個人原因,無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的安排。陳恬擔任國金鑫悅經濟新動能基金經理職務的時間約爲三年,任職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33.17%;他擔任國金自主創新混合基金經理職務的時間近兩年,任職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30.35%。
行業洗牌背景下,多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過小
在行業洗牌的大背景下,基金經理面臨的形勢較爲嚴峻,一些基金經理即使能避免轉崗、被迫離職,也可能面臨管理規模過小、被邊緣化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規模過小的基金經理並不在少數。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管理規模不足2億的基金經理超693人,而在2023年三季度末,這一數字爲561人。半年時間,管理規模不足2億的基金經理人數增長了132人,增長幅度超23%。
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後發現,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過小的原因主要有三大方面:
第一,業績表現不好。通常,對於業績表現不好的基金經理,基金公司會讓其卸任一部分產品。通過這樣的洗牌和調整,基金公司可以對基金經理的能力進行再評估。此外,降低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也能幫助其減負,讓其精力更加集中精力於剩餘的產品上。
第二,擅長領域較爲冷門。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舉例稱,“很多FOF基金經理就面臨着的管理規模過小的問題,一些小公司的量化基金經理也會面臨這類問題。FOF基金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市場關注度和認可度整體不夠,而量化基金雖然關注度不低,但很多小型公募並未投入大量資源去做這些業務,所以在公司內部,量化基金屬於較爲冷門的領域,相應的基金經理也會面臨管理規模過小的問題。”
第三,在投資團隊中被邊緣化。北京一中型公募內部人士直言,“基金公司也是普通企業,也會有很多與人際關係、利益分配的問題難以處理。如果一個基金經理和公司領導或投資總監的關係不好,他就可能被邊緣化,接不到好產品,分不到好資源,最終影響管理規模的提升。”
部分管理規模過小的基金經理近期離職
若管理規模長期過小,基金經理做出離職選擇的意願會有所提升。
通常來講,基金經理的獎金與管理規模掛鉤,如果管理規模過小,基金經理的薪水也會相對較低。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而言,管理規模較小的基金可能限制了他們的職業發展機會和晉升路徑。此外,規模過小的基金,還可能面臨更多的流動性問題,如果頻繁出現大額申贖,基金經理的投資操作會受到影響。
近期,就有部分管理規模較小的基金經理做出了離職選擇,而這其中包含部分業績排名相對靠前的基金經理。
以王曼爲例,7月6日,她卸任中金穩健增長混合的基金經理職位。離任原因爲個人原因,離任後她已無在管基金,且無轉任公司其他崗位的安排。今年一季度末她的管理規模僅爲0.39億。但王曼近期業績表現相對靠前,她管理的中金穩健增長混合在今年一季度回報爲3.20%,2023年回報爲-2.71%,均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前20%。
4月初,蘇文傑也卸任所有產品,截至2023年底,蘇文傑的總管理規模爲7.68億。業績方面,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3月23日(蘇文傑卸任嘉實資源精選時),蘇文傑管理的嘉實資源精選A近三年收益爲17.39%,在全市場984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29。截至4月9日,他管理的嘉實碳中和主題混合今年以來收益爲12.88%,在4143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近一年收益爲5.72%,在3677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47。
“洗牌”趨勢有助於行業健康發展
基金經理“洗牌”對基金行業的具體影響有哪些?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後梳理出了三大方面的影響。
第一,績差基金經理離職有助於行業優勝劣汰,有助於維護投資者利益。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直言,“三四年前基金行業大熱時,大批新生代基金經理涌現。現在來看,基金經理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即使基金經理大多是名校學霸,也未必都適合做投資。對於業績不佳的基金經理,出清和洗牌都有助於行業更好發展。”
上述中型公募人士指出,“基金經理如果長期表現不佳,不僅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也會對基金公司的聲譽造成負面影響。公司對績差基金經理的職位進行及時調整,有助於自身經營效率的提升,也有助於行業向更加專業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地維護投資者利益。”
第二,績差基金經理轉崗有助於行業人力資源優化配置。
從個人職業素養的角度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板,基金經理也不例外。一資深公募人士對記者表示,“投資工作和研究工作有相通之處,但也存在很多不同。一些在研究領域表現出色的人才,可能在投資決策時未必能發揮同樣的優勢。對於那些在基金經理崗位上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專業人士,轉向研究員崗位可能是一個更爲合適的選擇。通過轉崗,基金公司可以更好地發揮每個員工的潛力,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配置。”
第三,管理規模過小的績優基金經理選擇離職,有助個人職業發展,併爲行業注入新活力。
通常,基金經理的管理規模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比如公司實力,賽道熱度等因素。即便是業績優異、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也可能因爲這些外在條件的限制而難以實現規模的擴張,這不僅限制了他們的收入水平,也制約了他們的職業發展。
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面對這樣的職業瓶頸,選擇離職並尋求更廣闊的職業平臺,對這些基金經理來說,可能是一條更爲明智的道路。上述資深公募人士指出,“在一個更加匹配自己能力和抱負的工作環境中,他們能夠更好地施展才華,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這些基金經理如果在更好的平臺發揮了自身實力,也有助於爲行業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