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出海口野生牡蠣 100%含微塑膠

據海洋委員會研究,臺灣河川出海口鄰近採集的野生牡蠣,全被驗出含有微塑膠。(示意圖,陳君瑋攝)

海洋委員會研究顯示,2020至2023年採檢各地河川出海口及出海口鄰近的野生牡蠣,100%均檢出微塑膠,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漁網、漁繩等,尤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微塑膠濃度最高,測到每立方公尺2.28個濃度。

不過,該研究的協同主持人許瑞峰強調,出海口的野生牡蠣與養殖牡蠣環境不太相同,該研究不代表養殖牡蠣遭污染。

依海委會「2020至2023年海漂底垃圾及微型塑膠分佈調查與海廢監控建置計劃」研究指出,海水樣品微塑膠形狀佔比以寶特瓶等衍生塑膠碎片爲主,約佔40%以上,甚至更高;其次爲發泡塑膠,推估與保麗龍材質製造的漁業用具有極大關聯性;第三則爲塑膠薄膜形狀,多數來自岸上民生用品、鄰近河川出海口產業園區、工業區或塑膠工業製品等。

該研究發現,臺灣河川出海口鄰近採集的16組野生牡蠣樣品,全被檢出含有微塑膠,形狀以塑膠纖維達88%爲最高,從聚酯纖維、嫘縈、丙烯酸纖維、聚甲醛等推測,多數來自人造衣物纖維、漁業活動及養殖業所使用漁網漁繩等,監測數據又以彰化烏溪出海口的塑膠濃度最高。

海大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許瑞峰表示,依其研究目前牡蠣微塑膠的濃度仍在可接受的風險範圍內,且監測的位置爲污染較嚴重的出海口野生牡蠣,而民衆常吃的爲養殖牡蠣,不一定會受到污染。

許瑞峰指出,每次採樣時都受到水文條件、季節的影響,尚難看出趨勢,仍需要更長時間的觀測。他也說,要減少微塑膠危害,重點爲源頭減量,如廢棄物在進入海洋之前清除、淨灘、實名制漁具等,畢竟讓微塑膠至環境中就更難回收。

「微塑膠首重源頭減量及管理」,海洋保育署副署長李筱霞說,依各界研究指出,1972年微塑膠就進入海洋環境,自來水、海水、沙灘甚至嘉明湖也有發現,因此如《海洋污染防治法》明定陸域管轄機關要有措施防止污染海洋,也將有跨部會的海廢治理平臺、加強海廢再利用、漁民宣導、國際交流等措施盼減少微塑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