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不能生大病、買貴重物品 光鮮背後的「中慘」階級?
▲中產階級雖然有着不錯的收入和一份體面的工作,卻又活在不安與焦慮之中,中產階級成爲社會中最焦慮的一羣人。(示意圖/視覺中國)
隨着時代的發展,「小康」一詞逐漸淡出大衆視野,而「中產」成爲新時代的潮流詞彙。對於「中產」這個詞,不同國家、不同機構間會有不同的界定,但大部分都以年收入來界定,總結而言,在臺灣月收入在6萬(臺幣)以上的羣體屬於中產階級;而在中國,人民幣6萬元至50萬元則是界定中等收入羣體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3人計算)的標準。
從一般狀況來看,中產階級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薪資收入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家庭消費能力;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大約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位置。
根據國外的通常說法,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一個橄欖型社會,特別貧窮的人和特別富有的人都很少,橄欖中間的「大肚子」就是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最焦慮?
根據國外的一篇專題報導中稱,「中產經常是世界上最焦慮的一羣人」。各類報告顯示,中產階級雖然有着不錯的收入和一份體面的工作,卻又活在不安與焦慮之中,中產階級成爲社會中最焦慮的一羣人。
據統計,中產階級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薪資,一旦失業,將迅速陷入困境,因此資產增值焦慮成爲普遍現象。通貨膨脹,正困擾着全球的中產階級。
房貸、孩子學費、加上家庭正常開支,常讓中產每個月的收入只是勉強夠用,甚至還需要父母接濟。
許多中產階級的焦慮其實源於對開支的焦慮。中產階級表面上看有房有車,有不錯的生活,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扣除房貸、車貸、信用卡還款之後,每月收入難有節餘。
中產階級的焦慮還表現在養老、醫療等方面。中產階級大部分都是房奴、孩奴、職奴。他們生不起大病,買不起貴重東西,讓中產階級變成了「中慘階級」。
中產階級如何避免成爲「中慘階級」?
做好投資很重要!面臨着物價上漲的威脅,國內中產階級的資產配置最好做到以下三點:一、降低儲蓄的比例;二、股票的配置宜多元化;三、資產的配置元素應多元化。
調查顯示,美國高淨值居民的資產配置情況大致是,股票佔18%、對衝基金佔18%,全球股票,佔14%,以及私募基金,佔10%。此外是應納稅債10%、地方債7%,現金和不動產只佔7%和6%。這也是分散投資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而目前我國房地產投資收益和風險與其他投資相比都較低,所以民衆大多將資產配置於房地投資,並屬於唯一的投資標的,筆者建議民衆同時也可以將自己的財富從房產轉移到理財產品、金融產品、或選擇一些境外投資品種,分散投資,降低房產價格波動和投資組合的風險。
熱門文章》►給首購族三大攻略:買房要「保值增值」►28~38歲10個轉變「正在發生」 你跟上了嗎?
●本文授權轉載自「臺灣商務平臺」,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