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青菜豆腐湯會結石?10個飲食迷思一次解答
(圖/pixabay)
A食物加B食物會造成腎結石的訊息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網路上瘋傳,究竟是真是假?青菜豆腐湯、菠菜豆腐湯、早餐店奶茶....這些都會引發結石嗎?
事實是,對一般健康人而言,飲食不會引起結石,只有具容易結石體質的人,飲食纔會影響結石發展,臺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說。近年研究發現,多數腎結石的罪魁或者是因爲「水喝太少了!」而不是吃了會形成草酸鈣的食物或是攝取太多鈣。針對飲食引起腎結石的迷思與疑問,《康健》一次說分明。
1. 吃青菜豆腐湯會導致腎結石?
錯。青菜含大量的草酸而豆腐含鈣,因此民衆便誤以爲把青菜豆腐一起吃,會產生最常見的草酸鈣結石。事實上,在腸胃道產生的草酸鈣,不會進入泌尿道系統。
振興醫院營養師塗蒂雅說,青菜富含草酸,而豆腐含有鈣質,的確會產生草酸鈣,但草酸鈣無法被人體吸收,而是隨其他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於糞便中排出體外,並沒有造成結石的疑慮。
2. 喝奶茶會導致腎結石?
錯。網路傳言,喝奶茶也會導致腎結石,因爲牛奶中的鈣和茶中的草酸會形成草酸鈣,趙強表示,這和青菜豆腐的原理一樣,草酸鈣會排出體外,不會在體內形成結石。凡是其他任何高草酸、高磷酸與高鈣的食物一起吃,都不需擔心。
3. 吃豆腐、喝牛奶補鈣會結石?
錯。很多人擔心「吃鈣會長石頭」,便在吃豆腐和牛奶以補充鈣,避免骨質疏鬆,卻又擔心結石之間徬徨。
雙和醫院營養室主任金美雲表示,一般民衆或結石病患不需要刻意避免含鈣的食物,因爲結石的成因不只是鈣的問題。此外,結石的成分也要在特定的尿液酸鹼度下才會析出。
反之,多喝牛奶可以預防腎結石。2014年《美國腎臟病期刊》的研究建議,要預防腎結石,吃高草酸蔬菜的同時,要隨餐攝取充足鈣質,如此一來,兩者會在腸道中結合爲無法溶解吸收的草酸鈣,隨糞便排出體外,即可減少草酸的吸收與腎結石形成的機率。
趙強說明,因歐美國家的飲食習慣多生菜,未經烹調蔬菜的草酸含量更高,因此,更需攝取牛奶,讓草酸與鈣質結合後排出體外。
4. 補充太多維他命C會得腎結石?
錯。維他命C在體內代謝後會產生草酸,因此,有些人擔心吃維他命C會增加尿中草酸濃度,研究已證實,高量維生素C與草酸鈣結石的形成無相關。
根據1997年美國《年度營養代謝》期刊的一篇報告綜合多個研究指出,高量維生素C並不會增加草酸鈣結石的機會。甚至,對於感染性結石的病患,醫師有時會開維他命C以中和偏鹼性的尿液,泌尿科醫師許衍申說。
由於吃入的維他命C只有不到10%被身體吸收,且並無確定的證據指出,大量的維他命C會增加草酸鈣結石的機會。
5. 礦泉水衝奶粉會讓嬰兒腎結石?
錯。礦泉水對嬰幼兒健康的衝擊在於鈣磷不平衡,進而影響生長髮育、骨骼發展,而非腎結石。趙強指出,歐美真正的礦泉水所含的礦物質遠超過嬰幼兒所需,當鈣質攝取過多,與磷產生拮抗反映,就會產生磷不足而影響骨骼與生長髮育。
6. 高蛋白飲食會引發結石?
是。攝取過多蛋白質,在體內消化代謝後,會增加尿液的酸性,身體爲平衡尿液酸鹼,便會釋出鹼性的鈣質,而鈣質與尿酸便會在泌尿道系統中形成結石。
此外,重口味、吃太鹹也是結石的高危險羣。趙強解釋,體內鹽分增加會導致鈣質從尿液中流失,而容易在尿液中與草酸結合。
7. 動物內臟、海產、花生等嘌呤高的食物也是結石元兇?
是。嘌呤的代謝產物是尿酸,尿酸結石約佔腎結石患者的20%,若尿液中的尿酸過高,便有尿酸結石的機會,趙強說。此外,也可能形成混合型的結石,即結晶核爲尿酸,外面是草酸鈣。
8. 脂肪攝取太多是結石的高危險羣?
是。攝取過多脂肪會阻礙尿酸代謝,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增加,超過體內平衡量,若水分又攝取不足,就容易解析出結晶核,進而產生結石。但趙強補充,如果水分、纖維攝取充分,其實也不會有問題,「歸咎結石發生原因,仍然多是水分攝取不足。」
9. 喝啤酒可以預防結石?
錯。芬蘭曾有流行病學研究指出,喝啤酒可以降低腎結石的風險。許多人趨之若鶩,認爲既可喝清涼的啤酒還可預防結石,何樂而不爲,於是慶幸找個好理由,猛灌啤酒。
這可能只是因啤酒中的酒精和水分有利尿的作用,有助排尿。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鄭以弘提醒,酒精利尿的作用短期間可以幫助排尿,但如果常喝,不斷排尿反而讓水分喪失得更快。
許衍申也擔心,許多啤酒的成分常是含大量草酸的小麥,反而增加草酸鈣結石的可能性。究竟喝了啤酒後,是酒精和水,還是草酸,會影響結石的形成,並不清楚。
10. 一天喝多少水才能預防結石?
醫生和營養師皆表示,喝水多少,應以排出的尿量爲主。每個人可能散失水分的程度不同,因此水的攝取量應以每天「至少」排出2000 cc的尿液爲理想標準。
多喝水不只是預防結石的最佳方法,還可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體內排除廢物。除非是心臟病患或是腎功能不良者才需考慮限水,鄭以弘說。
許衍申也不斷強調,除了飲食要均衡,運動也是預防結石的好方法,甚至可以促進小結石或已在泌尿道末端的結石排出。
※編按:此文爲2017年發表,文中人、事、物背景或已有調整、變動,造成不便還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