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中國人不缺閱讀,缺的只是“通識閱讀”

有人常說,中國人是不愛讀書的民族。但實際上,中國人並不缺乏閱讀,尤其是不缺乏閱讀的數量。古代人窮經皓首,以“讀書人”自稱,經書翻了一遍又一遍,現代人“一目十行”,網文小說一部接一部。

他們的問題只在於——閱讀的內容與目的。古代閱讀,大多隻爲做官,屬於“功利化”閱讀;今人閱讀,要麼只看與自己工作技能相關的書籍,這既是“專業化”閱讀,又是“功利化”閱讀;要麼是看一些無關痛癢的“娛樂化”閱讀。

然而,無論是“專業化”閱讀,還是“功利化”和“娛樂化”閱讀,都不是閱讀的本初目的,這三種閱讀都有一個共同的反義詞:通識閱讀。讀書的初衷與本義,從來不是“功成名就”,也不是“娛樂消遣”,而是“讓人更成爲人”,這就是通識閱讀的核心。

通識閱讀是西方教育的一個核心,美國還曾掀起過一場全美通識教育改革。近些年來,通識閱讀的理念傳入中國,得到很多人的青睞與支持。但總的來說,大多數國人對“通識閱讀”還知之甚少,更沒有能力去踐行“通識閱讀”。因此,重新認識與理解通識閱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仍至關重要。總結下來,通識閱讀之於現代人,有以下四個重要價值:

打破專業壁壘,以“常識”立身現代社會

我們的教育從高中開始文理分科,大學又進入更加專業化的分科體系,工作後更是無暇閱讀更廣泛的書籍,這種被“定型”的讀書方式導致我們在很多領域“常識高度匱乏”。

梁啓超說“書宜雜讀”,他曾在一封家書中對兒子樑思成告誡道:“思成所學太專向了,我願意你趁畢業後一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

常識對於一個人、一個社會至關重要,它看起來普通,卻極爲稀缺。常識缺乏的社會,往往充斥着愚昧無知與低水平的爭辯,往小了說,常識缺乏導致了網絡輿論的雞同鴨講,同時“一言不合就戾氣滿屏”的現象也是由於大衆缺乏共同的常識基礎;往大了說,一個社會的常識觀念決定了整個社會的上層建築,我們是否擁有法治、民主、自由的生活,都取決於我們是否擁有法治、民主、自由的常識。

打破功利迷障,以“軟實力”應對時代劇變

很多人往往有這樣一個認知錯誤:“一技在手,終身不愁。”這在古代社會可能是現實,但在多元、多變的現代社會,則十分危險。

裁員潮、失業潮下,多少有技能的人也無安身之所,尤其是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時代劇變的當下,很多工作技能瞬間可能過時、淘汰,甚至一整個行業都會覆沒消失。

這樣的時代下,真正決定一個人終身發展的,是他的底層能力,包括常識、邏輯、認知、思考力等等,而這種“軟實力”,正是通識閱讀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打破思維黑洞,以“洞察力”理解複雜世界

當今社會,“思維”是一個熱詞,各種培養與訓練高階思維的書籍、課程層出不窮。邏輯與思維固然重要,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沒有通識閱讀的支撐,思維只會成爲一個無底的黑洞。

通識閱讀能夠爲各種思維模型提供最充足的養料,它就像一座倉庫,只有以通識鏈接思維,我們才能真正提升思考力與洞察力,真正擁有綜觀視野,理解眼前複雜的社會與世界。

打破無知之洞,以“通識”成爲更完整的人

柏拉圖著名的“洞穴隱喻”,揭示了人在囚籠之下可怕的無知與恐懼。我們生活在社會之中,又何嘗不是一個更大的洞穴囚籠?人從來到社會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一個完整、健全的人,他可能被權力所迷信、被謊言所矇蔽,被形形色色不同的羣體、利益、膚色、價值所扭曲了大腦。

人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破這些無形的枷鎖與迷障,使人重歸於人,使人從殘缺重歸健全、完整,而通識閱讀的終極意義,就在於此。

很多事物因重要而稀缺,也因稀缺而重要,通識閱讀之於當下的我們就是如此。無論是孩子、還是正在學習的學生,抑或是成人、中年乃至老人,通識閱讀都是我們終身學習的必經選擇。然而,通識閱讀如此龐雜,社會上又缺少完善的通識教育體系,這讓通識閱讀成了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高山。

爲此,特爲讀者們精選出一套最適合大衆自我學習的“通識閱讀”大書單,分爲“人文”“社科”“自然科學”三大專題,涉及藝術、哲學、金融、醫學等19個學科領域,另含4部統領性書籍,共組成“掌握底層邏輯:各學科的思維方式”總計23本通識好書。本套書目分類清晰完整,幾乎涵蓋了通識閱讀的全部領域、全部層次,且每本都精選而出,本本皆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