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發燙 量史上新高
上市航運指數成交佔比在20日衝上爲31.85%,創下史上第一大,熱門股長榮、陽明個股成交比重分別高達12.94%及12.62%,拿下臺股冠亞軍寶座,寫下紀錄前所未見。臺股分析師表示,當衝盛行及搶當航海王的淘金情緒過熱,結構失衡不利臺股。
貨櫃航運長榮、陽明及萬海日前因馬士基拋出2022年運價將低於今年的震撼彈,又逢國內疫情爆發,股價連續跌停三天,融資斷頭及違約交割的慘況空前情況纔剛過去,搶短的投資人又進場操作長榮、陽明及萬海,股價大漲三天,短短六個交易日股價猶如雲霄飛車的走勢嚇壞投資人。
投資人在長榮、陽明及萬海的淘金情緒在20日升到最高點,當衝過度交易下,上市航運指數成交量高達1,521億元,創第二大量,佔臺股成交比重達31.85%,首度突破三成也創新高,其中長榮、陽明成交量爲618及603億元,兩檔個股成交量居臺股前兩大。
■當衝資金集中在航運股
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認爲,當衝資金集中在航運股上,讓成交比重竟然超過三成,航運股獨強下,臺股呈現失衡及排擠,搶短投資人被迫賣出弱勢股轉進盤面強勢的航運股,但投資人抱股意願又不高,尾盤長榮及長榮漲幅收斂,顯示出投資人都想在航運股上淘金。
統一期貨投顧部專業協理廖恩平表示,長榮及陽明本波段的漲勢是由內資投信扮演領頭羊角色,惟隨着長榮、陽明股價突破百元並快速反轉下挫,投信在12日及13日大量出脫長榮及陽明後,目前尚未回頭,研判貨櫃航運股尚處於整理階段,目前看多、看空的兩力道強力拉扯,使得股價當日下衝下洗多次,操作難度越來越高。
■專家:結構失衡不利臺股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20日外資調降聯詠評等,讓電子股雪上加霜,但短線具有業績題材的貨櫃航運獨強,當衝、隔日衝大戶頻繁當衝長榮及陽明,再加上鋼鐵股、散裝航運股因遭大陸打壓鐵礦砂等利空,資金積極涌入貨櫃航運股,有賺就跑、不留倉的操作,使得20日價波動劇烈,幾次的翻紅又翻黑。
吳文彬說,貨櫃航運類股多空激戰,多方的投資人認爲5月營運及第二季獲利持續走揚,但空方訊息則是馬士基航運提出今年運價將見高點,2022年走低言論,多空進場交易熱絡,價量不穩,嚇壞長線資金進駐,結構失衡不利臺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