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中華文化」急先鋒 (4)──詩人楊渡「海洋臺灣」六書讀後
北邊狹縫 圖/Ms.DAVID
事實上,五十年代「土地改革」的順利成功,早被聯合國認定爲世界稀有的絕佳典範,是六七零年代,臺灣成爲亞洲四小龍經濟奇蹟的前傳,稱爲世界土改奇蹟,當之毫無愧色。可是國府人士,從不知以感性、精微而藝術的手法,研究宣傳此一建國以來得之不易的政績。就像對日抗戰勝利後,不知細膩預籌方案,派遣裝備威武的戰勝部隊,經過操守考覈的宣撫官員,來臺接收一樣。
如前文所述,楊渡講述歷史的筆法,喜以生動刻劃大時代小人物爲主,這是其作品之所以流暢易讀,廣受歡迎的重要原因。然而,在處理「土改」題材時,他忽略了陳誠背後最大支柱,如今沒沒無聞的地政怪傑蕭錚(1904-2002)。
這位浙江永嘉出生的才子,少時熟讀《四書》、《左傳》、《綱鑑》及《唐詩》,及長入浙江省立第十中學,曾因參加抵制日貨被捕。二十歲,他考上北京大學,入「醒華學會」後,加入國民黨。北大肆業期間,他致力於中山先生「平均地權」的研究,並於民國十八年畢業後,偕夫人至德國研習「地政土改」三年。
蕭錚返國工作時,蔣委員長特囑其研擬全面解決中國土地問題之法。民國三十六年,蕭錚創辦「中國土地改革協會」,當選理事長;三十七年,國府實施憲政,他以最高票當選浙江立法委員,隨後,「土改協會」就研討通過激烈的土地改革方案:主張農耕土地應自即日起,全面歸現耕農所有。劍及履及,蕭錚即刻以立委身分提出「農地改革法案」,內容與「協會」方案相同,而施行細則更加完備。此案在立院引起軒然大波,反對者激烈爭辯,但寧滬報刊則多有好評,認爲法案提得及時,應該通過實施。可惜因國共內戰突然轉劇,而功歸一簣。
民國四十一年,臺灣省政府通過《臺灣省扶植自耕農條例草案》,蕭錚認爲不符「耕者有其田」原意,建議政院另擬。新案經過立法院反覆爭論,終於通過「實施耕者有其田條例」。中山先生(1866-1925)三十年前的呼籲,至此正式成爲法律。次年初,行政院長陳誠動員地政局、土地銀行及農會的三萬八千多工作人員,辦理農地徵收及放領業務,七月間即大致辦理完竣。蕭委員襄贊之功,不可埋沒。
民國四十三年,立法院三讀通過「都市平均地權條例」,蕭錚痛切指出條例冠以「都市」二字,爲土地投機大開方便之門,流弊滋多。後來事實證明,他不幸言中,該條例雖經再三修正,終不能收抑制地價、消除投機之效。同年,他出版《平均地權之理論體系》,至今仍爲地政科學權威鉅著。
蕭委員分別於民國四十三年及五十二年,以國府聯合國代表團顧問身分,應邀出席第八屆、第十八屆大會,報告臺灣土地改革成功之概要,與會人員鹹認臺灣經驗,足爲世界各國之和平經改楷模。民國五十六年,土地改革紀念館大樓於臺北敦化南路落成,由蕭錚題字,命名爲「敦化樓」。
楊渡有鑑於近二十年來,有風骨的政經文教幹才,日益凋零;而無恥無格無能之輩,普遍僭據高位;因此特重歷史人物的鑑別與品評,以期樹立典範,昭告後人。像蕭錚這樣實事求是有爲有守的國府菁英,算得上是當時「人才紅利」的骨幹;上文提到新儒家的徐復觀及其同仁,則是臺灣思想史上的中堅,都值得以專章紀錄品鑑。
四百多年前,自日本率衆移民墾拓臺灣的李旦、顏思齊與鄭芝龍等,亦商亦盜,順勢在第一波全球化的浪潮尖,與東洋西洋從事國際貿易,以銷售獨步全球的絲綢、陶瓷爲主,在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吉利、美利堅、日本等國先後打開的大航海時代中,成長髮展,使水運貿易成爲海洋中華文化的急先鋒。
到了二十世紀中葉,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臺,於民國四十年代末,在行政院長陳誠的「土改」基礎上,由嚴家淦、李國鼎籌劃近十年,在南臺灣成立世界首創「高雄加工出口區」,順利進入民國六十年代;由行政院長嚴家淦、孫運璇、俞國華及經濟部長趙耀東、李達海、蕭萬長等一流乾才領導,循序漸進,創造了亞洲經濟奇蹟。
接着,1986年,臺灣服務業人口(41.50%)首度超越製造業人口(41.47%),而農漁業人口,降至17.03%,正式進入「後工業社會」。同年,在官民偕同沉潛努力營造良好商業生態系統(business ecosystems)之下,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李國鼎與民間科技業者如張忠謀、曹興誠…...等,高瞻遠矚,通力合作,讓臺灣半導體制造業,超越絲綢、陶瓷,於三十年後,成爲世界地位最重要、製程最先進的IC生產總部,其規模產量之大,競爭實力之強,在二十一世紀前半葉,獨步全球市場,令人稱羨;再加上人工智能巨擘「輝達」(NVIDIA)黃仁勳的鼎力支持,基礎益加穩固,各國無可取代。
隨之而來的是,臺灣中型企業裡出現的「隱形冠軍」(Hermann Simon 1947- , Hidden Champions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Success Strategies of Unknown World Market Leaders 2007),讓「臺灣「人均出口值」高達僅次於德國的地步。「據CEBR統計,2021年臺灣購買力平價指數(PPP)是59398美元。據此統計,臺灣人均所得已超過德國,經濟總量超越瑞典,瑞士及荷蘭。」(謝金河,〈臺灣經濟「轉大人」的新期待〉,《今週刊》1306期。)
不過,在國際工商貿易發達,國民人均所得持續提高之際,獨特精神思想理論體系之紮實建立、主體詮釋權、話語權之精深掌握,史實挖掘記錄研究之宏觀微觀回顧,都是刻不容緩的焦點議題。這不但是楊渡,也是所有關切海洋中華文化未來發展者的重責大任。
●尾跋
《晉書.卷七九.謝安傳》雲:王右軍(羲之)與謝太傅(謝安)共登冶城。謝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
王謂謝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很晚用餐),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戰事頻繁),宜人人自效(效忠國家)。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
謝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高妙言論)致患邪?」
可見謝安(320-358)在東晉危急存亡之秋,仍從容堅信,深刻的形上思考,仍屬必要,精神的恢弘振作、理論的開發建立與局勢的詮釋掌握,是人魂也是國魂的核心。如果只知強健體魄,購置武器,整軍備戰,而忽略見識的通透、神魂的安定,那必定墮入「失魂落魄」的深淵,無力調和內部矛盾,團結渙散人心。
謝安「魂盛魄強」,故能韜略在胸,知人善任,戰前部署得宜,戰時指揮若定,最後終能以少勝多,擊退百萬強敵,贏得太元八年(383)的淝水之戰。
時(前秦)苻堅強盛,疆埸多虞,諸將敗退相繼。(謝)安遣弟(謝)石及兄子(謝)玄等,應機征討,所在克捷。…...(苻)堅後率衆,號百萬,次於淮肥,京師震恐。加(謝)安「征討大都督」。玄入問計,安夷然無懼色,答曰:「已別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復言,乃令張玄重請。
安遂命駕出山墅,親朋畢集,方與玄圍棋,賭(注)別墅。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爲敵手而又不勝。(謝)安(贏棋後)顧謂其(外)甥羊曇曰:「以(別)墅乞(給)汝。」安遂遊涉,至夜乃還,指授將帥,各當其任。
玄等既破堅,有驛書至,安方對客圍棋,看書既竟,便攝放牀上,了無喜色,棋如故。客問之,徐答雲:「小兒輩遂已破賊。」既罷,還內,過戶限(門檻),心喜甚,不覺(木)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
誰能慧眼辨識,徵召到像謝安這樣的人,出來選總統,可投一票。(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