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攻臺之後… 國軍戰力防護與反擊(譚傳毅)
日本副相麻生近日說,要是解放軍攻臺,東京將解讀爲生存受威脅,而必須與美聯手協防颱灣,圖爲解放軍在內蒙古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大閱兵資料照。(新華社)
2021年7月2日,參謀總長陳寶餘主持副參謀總長執行官新職介紹典禮期勉國軍「確依戰力防護、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作戰指導...」,本文就來談談「戰力防護」。
戰力防護的作法
從國防部公佈的資料來看,所謂的「戰力防護」就是以各種方式僞裝軍力。例如把勇虎戰車、雲豹甲車僞裝成工程車,或把捷運變成地下基地待命出擊。陸軍AH-64E阿帕奇和UH-60M黑鷹直升機降落新竹高鐵站附近,進行熱加油、熱掛彈、補給等任務,演練「戰力保存」。
除此之外,戰力保存的內容還包括把部隊疏散到民用建築,例如廠房、校園、民居、超市、影院、高架橋下、洞涵、隧道等等。某種程度來講,部隊疏散到民間有兩個意義:準備巷戰、把居民當作人質。
巷戰過於殘忍,而且解放軍不見得會進入城鄉部;發生戰鬥的地方,一定是解放軍所要奪取的地方,例如防空陣地、飛彈陣地、軍港與機場、金融中心、廣播電臺、發電廠、各級指揮所等等。國軍準備巷戰,怕是浪費了兵力。
實施戰力防護往往是弱勢方與防守方,先天上已經處於被動的局面,如何在共軍的先發制人打擊之後存活下來,是後發制人的先決條件,挺過來之後再思如何扭轉戰局。
如果解放軍和國軍是兩個類似量級的對手,雙方軍事能力、兵員數量、作戰地區同樣的廣闊、作戰效能接近,那麼交戰過程可能冗長,先發不見得可以制人,後發也較具有制人的空間。
但是目前兩岸軍事力量反差極大,國軍無論是在技術與兵員數量、甚至於在作戰效能方面差距解放軍甚多,解放軍極易在短時間內形成優勢。
以防禦爲主的後發制人,其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在防禦態勢下搶佔先機,從被動中爭取主動的地位。處於防禦或劣勢的國軍,只要戰爭開打,就要能夠積極的創造並搶佔先機,以快制快,運用多種手段迅速實施對等反擊,打亂解放軍進攻部署,期能在後發的不利態勢下取得「制人」的最佳效果。這是當前國軍所想的。
但是在現實上,國軍對解放軍實施對等打擊的機會幾乎爲零,在沒有外界因素介入的情況下,解放軍採取先發制人的優勢幾乎無限大。基本上,先發制人就可以定生死,防守方與弱勢方等於沒有還手餘地。
此時,國軍非常需要美日外援,外援往往是溺水之際的救命浮木,只要這個浮木非常有力。然而,依靠美日外援卻非常不靠譜,爲臺灣流血流汗這件事情嘴巴上說說可以,認真去做實在沒辦法。只要解放軍不受制於更強大的(美日聯軍)存在,先發幾乎就等於勝利,這句話基本上沒有問題。
後發制人的防禦部署
孫子(九地篇)說過:「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輕地,有爭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泛地,有圍地,有死地。」九地指的是到境外作戰,到境外作戰「爲客」,防禦方則「爲主」。必須先定主客關係,才能決定攻守方法。
解放軍到我境內作戰「爲客」,我「爲主」則採取防禦態勢。根據孫子:「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九地在哪裡呢?
九地來自用於屯兵的井田制。一塊地分成9塊,中央是公田,周圍8塊是私田,也是寓兵於農的安排。
從方位來看: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南、西北等八方,各自部署兵力,加上位於中央的指揮部,形成一個基本的九宮防禦方陣。當然,這個方陣還可以衍生出更多的作戰樣式,這就要看指揮官的謀略了。
我們還需要借用一個概念,才能夠讓方陣動起來:奇正。孫子說:「凡戰,以正合、以奇勝」。正兵是正面公開的兵力,目的是在正面接觸吸引敵軍主力火力;而奇兵是隱伏而不公開的兵力,從兩翼夾擊敵軍,出奇制勝。兵家都知道這個道理,就看誰運用得好。
原則上,在九宮格里面,有了四個方向的正兵:東、南、西、北,四支奇兵:東北、東南、西南、西北。這個方陣是個極爲穩妥的部署,無論敵軍從哪個方向打過來,所面對的態勢都是一樣:以正合、以奇勝。奇正關係與駐地兵力大小可以變換,得看當時戰場情境如何而變,總之,正面迎戰的就是正兵。
我們嘗試根據九宮格方陣原理,把國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作戰區的防禦態勢簡化爲一個五行方陣,如下圖所示。
我們嘗試根據九宮格方陣原理,把國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作戰區的防禦態勢簡化爲一個五行方陣。白色兵棋表示「正兵」,在正面迎敵,黑色兵棋表示「奇兵」,一般假設解放軍可能從北部攻進來,北部有首都在,所以安排重兵防禦。(圖/作者提供)
白色兵棋表示「正兵」,在正面迎敵,黑色兵棋表示「奇兵」,從兩翼夾擊。這是原則性的安排,角色可以互換。也許當局有另外判斷,一般假設解放軍可能從北部攻進來,北部有首都在,所以安排重兵防禦。
若按照孫子的看法,進攻主力不會擺在北部,因爲北部有重兵是「實」,兵形象水,敵軍主力不會和我在北部硬碰硬,而會流向「虛」處,也就是國軍薄弱環節,纔可能「避實擊虛」。國軍得趕快找到薄弱環節,重新部署兵力。
最不幸的狀況就是全部兵棋都變成了白色,表示每個戰區都沒有救援,講得好聽是獨立作戰,其實是坐着捱打。
戰力防護的目的是機動作戰
目前國軍戰力保存是把部隊疏散到廠房、校園、民居、超市、影院、高架橋下、洞涵或隧道等等,這未免太形式化。
2003年伊拉克戰爭,海珊手裡握有百萬大軍與500架戰機,足以與美軍一搏。但是百萬大軍一觸即潰,500架戰機埋在沙漠裡面沒有出擊,企圖保存戰力日後再起。感覺上國軍保存戰力的作法非常「海珊」。
以現代偵察能力,找到這些躲藏在民間建築的戰力並不難,如果解放軍出動大小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可以在現場直接解決問題。在這種情形之下,躲藏在建築物裡面的部隊必須配備反無人機武器以自保。
作爲防禦方,國軍不得不把兵力分散在全島,這是必然。但是在分散的同時,不能忘記集中兵力,形成局部優勢進行打擊;這涉及了機動作戰。
國軍必須常態性舉行機動演練:第一,北中南聯兵營互調,演練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集中在決戰點。第二,國軍至少擁有兩支機動打擊部隊:陸戰隊以及特戰部隊。現在雖然陸戰隊失去了兩棲的意義、傘兵也失去了敵後空降的意義,但我們取其「機動」的本質(海上機動與空中機動),可把他們變成本島機動打擊與救援部隊,這樣,五行方陣就活了。
本島防禦必須跟「常山之蛇」一樣靈活多變: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有了「常山之蛇」的思想,國軍「戰力保存」除了把武器裝備僞裝起來之外,部隊還要不斷的進行機動,才能迅速的集中在需要的地方,不會被解放軍分割殲滅。
而且,國軍還應善用島嶼的特點,把遠端打擊武器分散到臺灣周圍諸多離島,例如把海馬斯多管火箭彈與M-109A6自走炮分散部署在澎湖羣島、彭佳嶼、小琉球或蘭嶼,視距外必然有解放軍登陸部隊和兩棲攻擊艦。
離島雖然遠離本島,但是距離敵軍比本島近多了;離島火炮在沒有飛彈以及海空軍幫忙的情形之下,可以自行對敵登陸艦隊開火,也算是盡了防禦的心力。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本文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專稿,授權中時新聞網與洞傳媒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