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搏日軍、擊退共軍 胡璉不敗密碼

胡璉將軍回顧展22日在金門莒光樓開展,胡璉長孫(左1)胡敏越、孫女胡敏珍(左2)、怒潮校友理事長樑懷茂(右1)出席。(記者宋秉忠攝)

胡璉。(本報系資料照片)

第12兵團軍事政治學校怒潮校友22日在金門伯玉亭前,紀念胡璉將軍逝世40週年。(記者宋秉忠攝)

胡璉小檔案

研究中國現代史學者普遍認爲,已故陸軍一級上將胡璉是最能逢凶化吉、死裡逃生的「福將」,石牌保衛戰用峽谷地形以肉搏戰擊退武器精良日軍南麻會戰藉突然而至的大雨擊退來犯共軍古寧戰役因共軍錯估國軍人數而挫敗、金門炮戰三位金防部副司令官被炸死但人在附近的胡璉卻逃過一劫、出使越南時逃過越共暗殺等,有人認爲他很幸運,但一連串的「幸運」都是巧合嗎?

1947年7月的南麻戰役,共軍以36個團、5倍的兵力圍攻胡璉的第11師,指揮這場戰役的共軍將領包括當年5月剛在孟良崮消滅國軍74師(師長張靈甫)的陳毅,以及被大陸史學家認爲「最能打」的粟裕,但經過10天的激烈戰鬥,共軍因傷亡慘重而撤退。

共軍錯估兵力慘敗

南麻戰役被視爲國軍24個典型戰役,圓山忠烈祠還有紀念圖像,而大陸學者一談到南麻會戰就說「七天七夜的大雨讓共軍的炸藥受潮」;但實際情況是,胡璉部早已攜帶可以支持100天的彈藥和糧草、戰前又從共軍原駐地挖出被埋藏的糧食;構築以排爲單位能火力交叉支援的獨立碉堡抗擊共軍人海戰術

由胡璉重新組建的12兵團在當年國防部的補給名單上,僅有2個軍,但實際卻有3個軍,在古寧頭大戰前,胡璉調了所屬18軍增援金門,讓共軍錯估金門當時防守兵力,倉促發動登陸戰並因此慘敗。

12兵團軍事政治學校(怒潮學校)校友會理事長樑懷茂指出,隨便調動部隊在當時是有殺頭的可能,但胡璉卻做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國家興亡爲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事後證明,由於國防部已遭共諜滲透,所有按計劃行動的國軍將領不是被殺就是被俘,而胡璉卻因不按計劃行事而屢次逃過伏擊並取勝,這難道只是幸運?

力推軍事地下

在八二三炮戰的突襲中逃過一劫,又被視爲幸運,但酷愛史學的胡璉常說,人類史實戰爭史,而「史中自有練兵治軍之道」;他從硫磺島戰史、從「隋唐演義」的裴元慶感悟到「能打不如能挨(打)」、「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的道理;在古寧頭戰役後,胡璉全力推動軍事地下化,因此當共軍炮彈第一次沒打中他時,他立即就逃到地下坑道,才能逃過一劫。

胡璉一生戰功彪炳,其實未受蔣家父子的重用,這與他「君子不黨」及「做大事不做大官」的人生觀大有關係。據胡璉長孫胡敏越表示,胡璉的書房有一付對聯「一笑一少、一怒一老」,中間則掛着岳飛的拓畫像

當年岳飛擁兵在外,皇帝連下十二道金牌,他也可以不理,何至於冤死?這也許正是胡璉一生對自己的期許,也像他在金門所建的「無愧亭」,一心爲國,但求無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