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戰會論壇》中美軍事實力還差多少?(譚傳毅)
美國「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CVN-78)超級航母穿越大西洋的資料畫面。(美國海軍)
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布蘭茲(Hal Brands)與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副教授貝克利(Michael Beckley)主張,中國的軍事實力已經攀上巔峰。
不過《經濟學人》認爲,即便中國確實面臨各種嚴峻挑戰(包括人口老化、地方政府債務失控、美國更嚴防解放軍繼續獲得西方先進科技),仍有大量證據表明,解放軍的實力仍遠未達到巔峰。
以國防預算爲例,中國在2023年已達2240億美元,是美國軍費的4分之1。如果中國經濟維持目前的水準,雖然到了2030年中國的軍費開支還是趕不上美國,但兩國的差距將大幅縮小。
雖然中國海軍擁有許多優勢,不過《經濟學人》認爲,中國仍有一項數10年內恐怕也難與美國匹敵的劣勢:經驗。
每個關注中國國防問題的人都不免疑問:到底解放軍實力到頂了嗎?如果把重點糾結在現有的武器系統,例如比較雙方戰艦幾艘、戰機幾架、坦克幾輛、導彈多少枚等等,那就會搞錯了重點;事實上,我們應該觀察整個中國大陸的戰爭潛力,才能判斷未來的解放軍。
經驗不會是美軍的優勢
自1979年中越戰爭以來,解放軍就沒有再打過任何一場戰爭,而且那場40多年前的衝突主要還是陸戰。現在儘管解放軍擁有航母,但解放軍並沒有航母作戰的經驗、也沒有完整的偵潛與反潛的潛艦操作藝術。
相比之下,美軍數10年來在戰場上不斷精進戰技戰法。從戰鬥經驗的觀點來看,美軍要比解放軍強,解放軍缺乏足夠的戰鬥經驗,日後與美軍交火戰敗的概率較大。
即使解放軍缺乏和美軍作戰的經驗,這是事實,但是自韓戰以來,美軍也缺少和解放軍作戰的經驗,變成了缺乏戰鬥經驗的一方對抗缺乏戰鬥經驗的另一方。如果美中兩軍交戰,最終誰能勝出?除了戰鬥經驗,我們更不能忽略戰鬥意志。
韓戰後美軍所參與的戰爭,絕大多數都是與弱國的戰爭,弱國當然不會制勝。以多年打弱國的戰鬥經驗來對付一個體量相當的對手像是中國,美軍還能制勝嗎?因此我們必須說,戰鬥經驗固然很重要,但不是絕對的制勝因素,事實上,戰鬥經驗可以從實戰中獲得,也就是邊打邊學習,如果戰鬥進程夠長的話。
當戰鬥打響,缺乏戰鬥經驗最大的缺陷,就是在戰爭開始時吃虧,就像突擊戰一樣,一旦對手無法一口氣達到戰爭勝利的頂點例如閃擊戰,戰爭就會陷入僵持,最終還是得靠綜合國力強弱決定。美國綜合國力強過中國嗎?這是個極大的問號!
被服務業灌水的GDP
美國服務業在GDP的比重超過了80%,主要包括了金融、醫療、批發零售、交通運輸、資訊服務、軟體、房地產、住宿餐飲、商務服務、文化娛樂等等。工業產值居次,農業最低。
嚴格講,農業和服務業根本無法幫助美軍造軍艦、造飛機、造坦克,農業充其量只能爲美軍部隊吃吃喝喝提供保障,最主要的是看工業生產能力。我們常說俄羅斯盧布是硬通貨,因爲盧布代表着糧食和能源,西方國家整不垮俄羅斯,就是因爲盧布控制着糧食和能源。美元再怎麼厲害,也印不出小麥和能源吧?!
當然,美元也是硬通貨,美元代表着科技與軍力,這就是美元的擔保和信用,所以美軍擁有世界頂尖的軍事科技和戰力一流的軍隊。但是話說回來,面對工業產值早在2011年就超過美國的中國而言,美軍維持優勢地位將會慢慢的被中國蠶食。
這就是GDP的弔詭。光看美國巨大的GDP會被嚇死,但是真正能夠造軍艦、造飛機、造坦克的部分,還得是工業生產能力。沒有人認爲在和平時期,美國就能像在二戰時期一樣動員所有的美國人到軍工廠,但是中國的龐大人口卻足以支援解放軍所需武器系統。
2019年,中國是全球工業產值最高的國家,相當於美國、德國以及日本的總和。只要中國工業持續成長,那麼中國造軍艦、造飛機、造坦克的速度就不會慢;若問解放軍戰力是否已經到頂,簡直就是個「大哉問」!
至今美國仍是全球高端製造強國,主要領域集中在高端製造例如化工、航空太空、半導體、資訊和 軍工等領域。在軍工領域,問題是缺少熟練工,也缺乏大規模製造的「低端產品」,幾乎全部仰賴進口。更糟糕的是,連高層戰略規劃者也弄不清楚未來的方向。
例如出廠不過10年多的瀕海戰鬥艦即將退役、科幻的朱瓦特級驅逐艦無用論,就是太一廂情願的結果,完全沒有考慮到解放軍的發展。誰還能相信這種海軍在面對解放軍海軍時還能打勝仗?不止如此,號稱經驗豐富的美國海軍,其最先進的福特號在面對無論是艦載機數量、排水量、動力、彈射方式等等都低了一個檔次的山東號,表現又如何?
戰鬥意志纔是硬道理
山東號從2023年3月18日開始在南海訓練,之後逕赴西太平洋巡邏,接着長途奔襲到關島外海400公里附近,然後再回到鵝鑾鼻東南約120海里,連續40天左右沒有靠港。山東號僅僅是1艘常規動力航母,其戰力令人吃驚。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山東號起降艦載機的頻率,比起美軍最先進的福特號不遑多讓。根據大陸媒體報導,在17天當中,山東艦共出動了610多架次,平均每天出動36架次。而2022年福特級航母的首次作戰部署中,52天內出動了1250架次,平均每天僅出動24架次,其出動效率還不如山東艦航母。
而就在山東艦最近的7天時間裡,也進行了180架次的殲-15起降以及100架次的直升機起降,共計280架次,平均出動架次達到了每天40架,完全碾壓福特號。
這種類比可能不是很正確,畢竟福特號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新技術方面,例如電磁彈射。福特號電磁彈射問題已經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看起來至今尚未得到解決,以至於福特號由於起降數據遲遲不達標,無法獨挑大樑。
總的來講,電磁彈射的效率當然比滑躍起飛爲高,否則福建號也不會配備電磁彈射。但問題是美國工業生產體系發生了問題,許多技術沒有按部就班腳踏實地的進展,以爲許多問題可以邊做邊改。也許是過去仗打多了,而且面對的都是弱小國家,技術問題的確不是問題。
如今面對山東號非凡的起降頻率,1艘7萬噸的航母不弱於超過10萬噸的福特號,事到如今,難道我們還能說美軍的航母經驗遠比中國豐富?
福特號除了技術因素不過關,更大因素可能是戰鬥意志不強烈,而山東號的作戰意志卻很強烈。我們相信,山東號平均每天36架次的起降已經到了極限,要求更多的起降次數應該是不可能;但是成軍不久的山東號卻能把戰力發揮到極致,不止是硬體因素,更多的是山東號的戰鬥意志。
雖然福特號演練時並未滿載艦載機,也許這是福特號表現遜於山東號的原因。問題是,難道福特號不能以現有的艦載機演練在單位時間內最大的起降次數?我們相信,福特號的數字絕對優於山東號。
爲何不如此做?原因很多,可能包括安全因素、作業程序等等,我們認爲,最大因素可能是福特號戰鬥意志不夠強烈,以至於無法在競爭環境中爭取最大戰力。如果在真實戰場,戰鬥意志可能就是勝敗的主宰因素了。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