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李長庚:我國壽險業海外投資領先韓國好幾年!

國泰總經理李長庚。(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我國壽險高達6成投資海外,海外比重過高引起立委關注,立委更建議金管會去參考韓國經驗。但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今天(25日)表示,我國壽險業海外投資經驗比韓國先進,韓國現在要來學臺灣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制度,「海外投資上,臺灣領先韓國好多年!」

李長庚指出,他常被問到壽險業海外投資問題,都會開玩笑講:「政府應該頒獎給保險業一個褒揚狀,叫『功在社稷造福百姓』。」他指出,臺灣壽險業每年有2兆到3兆保費收入,其中6成多投資到海外去,這些錢在國內基本上是沒有用或低度利用的資金,保險業透過投資能力提升跟風險控管,到海外去把錢賺回來臺灣,對臺灣經濟或多或少有點幫助。

第二,現在整個存款利率低,簡單說,如果今天我們把錢放銀行存款,收益相對比較低,可是保險業透過國外投資把收益提高給保戶

第三,保險業本身保單銷售,在銀行財管手續費收入是很重要的一塊,也幫助銀行這些年獲利年年創新高。

第四,因爲有國外投資管道,各公股行庫每一家都在徵理專,創造臺灣就業機會,這些收入對理專、業務員獎金增加,促進國內消費;對央行來講,每年保險業幫他們消化這麼多錢,他省得回收資金的麻煩,過去幾年外資大量投資臺股,保險業匯出,讓臺灣外匯市場保持平穩。

李長庚反問媒體:「請問我這樣開玩笑有沒有不對?綜合這麼多效益,如果反過來假設今天沒有保險業每年2到3兆的保費收入,沒有1兆多的錢到海外投資,國內流動性會更多,請問一年期定存還可以維持在1%嗎?更多人進來,受益會變更低。」他認爲,在看壽險業海外投資的時候,要從整個金融系統性來看,是有其價值跟貢獻存在。

現在有很多立委在關切,保險業本身承擔太多風險。李長庚說,如果這系統性風險發生,保險業本身風險管理能力強不強?會不會造成臺灣系統性風險,這樣的指教跟這樣的擔心,是我們要關心的。

▲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圖/記者戴瑞瑤攝)

對於立委建議金管會去參考韓國模式。李長庚表示,韓國跟臺灣是很有趣的對比,韓國的壽險業財報,到去年11月底有42.7%投資在政府公債,臺灣壽險業投資在政府公債比例非常低。

李長庚指出,2009年底臺灣10年期公債利率1.47%、韓國是5.31%,臺韓的10年期公債利差3.84個百分點,到2013年臺灣是1.68%、韓國3.65%,利差1.97個百分點,2017年底臺灣0.95%、韓國2.47%,利差1.52個百分點,2018年底臺灣0.86%、韓國還有1.99%,利差1.13個百分點;到今天台灣是0.752%、韓國是1.905%、利差1.15個百分點。若從2009年臺韓利差384點來看,到今天只差了115點。

另外,韓國壽險業海外投資比重從2013年的4.75%,到去年11月底已經提高到14.5%,在計算海外投資時,韓國發行所有基金,只要是韓元計價外幣資產,完全不計入海外投資範圍,在資本適足率(RBC)計算上,也沒有計算匯率風險。

爲什麼臺灣壽險需要去海外投資?李長庚認爲,主因就是臺灣公債市場跟韓國差異很大,韓國公債佔GDP約5成、去年發行量高達1060億美金,臺灣公債只有170億美金,韓國公債規模是臺灣的6倍大。當韓國公債有這麼大市場,韓國甚至還有50年期的公債,收益率比臺灣高100點到300點,「如果我是韓國壽險業,我在韓國做投資就非常Happy,我何必到海外去冒險。」到去年11月底,韓國壽險業有47%的資產放在公債,加上其他債券,韓國壽險業國內投資接近50%,這是在跟韓國對比一個很大的不同點

但李長庚指出,近期卻出現翻轉,韓國10年期公債利率下滑,韓國海外投資比重卻不斷上升,韓國發現到臺灣金管會非常有先見之明,覈准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的制度,「所以這幾年韓國主管機關一直要學習臺灣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機制,把這引進到韓國去。」

且過去韓元匯率波動較大,所以臺灣壽險業要感謝央行,匯兌政策非常穩定,讓臺灣壽險業過去在進行海外投資時,不會像去年有這麼高避險成本。因爲這樣的背景在,所以臺灣壽險業有進行海外投資的壓力在,但是韓國現在的壓力開始產生,韓國壽險公會公告,到去年11月底,已經有壽險公司海外投資比重達到27.3%,接近韓國法定上限的30%,超過20%的壽險公司甚至有6家,「可以顯見,韓國保險公司因爲公債殖利率大幅下滑,勢必要往海外投資。」

李長庚強調:「就海外投資上,韓國現在要來學我們,臺灣比韓國先進很多!」因爲臺灣壽險業早就被逼得要去海外投資,經歷過很多歷練,韓國以前沒有這種壓力、國內就有足夠市場可以投資,所以韓國現在開始來學臺灣。韓國監理官也向國會提修法,保險業海外投資法定上限從30%提高到45%,甚至希望取消上限,「如果海外投資要跟韓國比,韓國真的不如臺灣,臺灣領先韓國好多年!」

▲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圖/記者戴瑞瑤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