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影,也到了“救市時刻”

這或許是電影面臨的尷尬。因爲整體層次的問題,他們已經快要失去核心受衆;而爭奪下沉市場,他們又很難招架微短劇。

撰文丨青柳

剛剛過去的電影國慶檔,成績出爐了。

在國慶假期的首日,媒體爭相報道,大盤票房突破4.94億元,不僅超越了2023年國慶檔首日的4.3億元,更成功躋身影史國慶節票房榜前四名。

最終成績如下,截至10月7日12時22分,2024年國慶檔檔期內票房(含預售)突破20億元。

數據似乎還可以,但是如果一對比,恐怕很難讓人樂觀:2023年國慶檔27.23億元,2024年打了個8折;而2019年更是高達43.57億元,如今直接攔腰斬。

在此之前,暑期檔、中秋檔更是連番下滑:2024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總票房116.43億元(含服務費),同比下滑44%;

2024年中秋檔(2024年9月15日至17日)全國電影票房爲3.89億元,這一成績不及2019年“史上最強中秋檔”創下的8.03億元票房的一半。

這些信號看起來都很不妙,難道電影行業也到了“救市時刻”?

電影市場不及預期,人們首先想到的當然就是電影質量。

而國慶檔確實是從羣嘲電影《749局》開始的。這部豆瓣評分僅4.3的電影,直接被網友稱爲“史詩級詐騙科幻片”,“鋪張浪費、自負空洞、東拼西湊,毫無原創性”,這些評價都被加諸其身。

一時間甚至導演陸川都出來和網友對線:有什麼事衝我來,別碰我的演員和主創。而一大批網友確實在心疼王俊凱:王俊凱憑藉電影《749局》,將在很長時間和主演電影《上海堡壘》的鹿晗一樣,因爲不小心出演了一部“爛片”就被永遠地銘記。

當然,國慶檔不如意肯定不能全怪《749局》,但它確實是一個縮影:國產電影令人振奮、足以產生“票房號召力”的爆款,真的不夠多。

事實上人們可以鋪排今年以來的國產電影,國慶檔往前的話,讓人有印象的似乎就是《抓娃娃》,票房33億。另一個話題度拉滿的《逆行人生》,票房卻只有可憐的3億元。

然後再往前倒,幾乎就只能一竿子支到春節檔了。《熱辣滾燙》34億,《飛馳人生2》33億,《第二十條》24億。

這些作品,就別說“經典”了,能說上來“值得回味”的,恐怕也不太多。當然,電影的藝術價值如何,有的時候是個主觀評價的事。

但票房不會說謊,目前爲止票房冠軍《熱辣滾燙》的“前一部”——當然不是作品的前傳,而是導演賈玲前一部作品《你好,李煥英》,票房高達54億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以上提到這些過十億票房的電影,就是2024年目前爲止的國產票房前4,第五名是誰呢——《熊出沒·逆轉時空》,這多少也說明了些問題吧。

國產電影的整體質量,似乎陷入了某種困境,你很難有特別多的期待。

但要說人們現在都沒有影視娛樂需求了,顯然也不盡然,至少微短劇就很火。

這幾年微短劇確實發展迅猛,根據艾媒諮詢數據,2023年中國微短劇市場規模已達到373.9億元,同比增長267.65%,預計到2027年總市值將突破1000億元大關。

《閃婚後,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24小時充值破2000萬,《無雙》八天破1億,一對夫婦做微短劇每月進賬4億多,這都是近些年微短劇領域的造富神話。

當然,微短劇的目標用戶就不必多說了,主攻就是下沉市場。很難想象,一個在豆瓣上寫個千八百字影評長文的觀衆,會去煞有介事地去欣賞微短劇。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如今的國產電影和微短劇似乎有爭奪觀衆的趨勢。仔細看看那些票房頭部作品,幾乎都是“段子電影”:淺顯的、輕巧的、幾乎不需要多少思考的作品。

而這些恰恰是微短劇的擅場。從直擊爽點來說,電影是很難和微短劇抗衡的。畢竟電影要撐(水)滿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長,而微短劇則不需要。微短劇那種反轉之密集、劇情之無腦、笑點之堆積,對電影幾乎是碾壓。

這或許是電影面臨的尷尬。因爲整體層次的問題,他們已經快要失去核心受衆;而爭奪下沉市場,他們又很難招架微短劇。

在一篇網絡的文章裡,一位作者用異常激動的口吻說,“在這漫長的百年時光裡,電視沒能幹死他,電子遊戲沒能幹死他,家庭影院沒能幹死他……現在,短視頻也別想乾死他”。

是啊,可是這沒說是哪裡的電影啊。

當然,電影產業除了自身的狀況之外,它也不能不受大環境影響。

從今年3月開始,全國社會零售的增長已經面臨壓力,特別是4月和6月,同比增速分別爲2.3%和2%,是近18個月的最低點。

而在一線城市這更加明顯,2024年上半年,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0.3%,廣州與上年同期持平,深圳同比增長1.0%……

這種氣候,當然也會投射到電影市場。畢竟,相比於柴米油鹽,電影這種文娛消費是最容易被捨棄的,何況它還有平替——小美和小帥的短視頻。

這也是爲什麼在市場觀察中,電影產業總是被嵌入整體的消費話語進行單獨觀察。在媒體的各項梳理中,似乎總會爲電影票房留下一席之地,從電影票房去透視整體的消費狀況。

所以,今天的票房不振,放到今天這個大背景下,倒也不那麼令人意外了。看電影既然是消費,那麼當消費遇冷,電影自然也沒人看了。

但問題來了,如果要“電影救市”又該怎麼救?

想想前段時間的一連串刺激政策,降準、降息、鬆綁樓市政策,這些政策作用邏輯都很好理解。

但是,電影,似乎很難有什麼“財政工具”和“貨幣工具”來直接刺激,沒有作品就是沒有作品,這不太可能短時間刺激出來。

甚至和其他消費品領域都不太一樣,消費券、優惠券,都可以換來實打實的商品。

哪怕有鼓勵性的觀影券,但該如何說服消費者去看一部自己不那麼感興趣、耗時兩小時左右的電影呢?商品最起碼“有用”,但有些電影消費恐怕只能換來一身內傷。

而這或許是更大的問題:當所有人都發現電影市場不妙了之後,想要解決,卻找不到那麼多政策工具。

其實,一直把電影產業抽象出來,放在消費領域裡,和其他各行各業一起觀察,這可能本身就陷入了一種話語陷阱——電影不只是一種商品,它本質是一種藝術表達,不是人們要用什麼,而是人們在想什麼。

期待中國電影市場早日重振雄風。無論如何,電影依然是最具表達能力的現代藝術,它如果萎靡,不會只是一個消費門類萎縮了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