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延遲性肌肉痠痛的5個常見錯誤說法
本站體育11月4日報道:
不管是跑步,還是進行力量訓練,運動結束後出現肌肉痠痛是正常現象。但如果在運動結束後6-8個小時出現肌肉痠痛,隨後痠痛感逐漸增強,24-48小時內達到最強,這就屬於延遲性肌肉痠痛。對於延遲性肌肉痠痛,很多人對它認知不足,存在一些錯誤的說法,跑者們需要辨清真僞。
錯誤一:乳酸堆積引起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新陳代謝會產生乳酸,但一般在運動結束後30-60分鐘內系統就可以清除乳酸。研究發現,延遲性肌肉痠痛實際上是肌肉和周圍結締組織受輕傷導致炎症引起的。運動過程中,肌肉需要頻繁的伸縮,高頻率的伸縮導致了肌肉受損,引起輕微的撕裂。
錯誤二:第二天肌肉痠痛說明運動效果好
很多人把肌肉是否痠痛來作爲運動效果好壞的評判標準。實際上,這是很沒有說服力的一個說法。每個人的體質是不一樣,兩個人做完全一樣的運動,時間也相同,可能兩個人肌肉的感覺都是不同的,但這並不能說明運動效果就不好。
錯誤三:身體越健壯,出現延遲性肌肉痠痛的可能性就越低
當你適應某一項運動之後,身體就會產生適應性,肌肉痠痛的程度可能會越來越輕。這也是人們應該經常變換訓練項目的原因所在。而且,對肌肉痠痛的感覺也受到基因的影響。有的人對肌肉痠痛會產生強烈反應,有的人反應就比較弱。所以,肌肉痠痛的程度和身體健壯程度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錯誤四:肌肉損傷是壞事
肌纖維受損確實會引起延遲性肌肉痠痛,但並不意味着肌肉受損就是壞事。肌肉輕微受損之後,它們會進行自我修復,促進肌肉生長,從而讓肌肉變得更大更強壯。
錯誤五:跑前跑後拉伸能預防和治療延遲性肌肉痠痛
研究發現,跑前拉伸起到熱身的作用,對於延遲性肌肉痠痛幾乎起不到效果。而跑後的拉伸對於緩解延遲性肌肉痠痛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