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現代貨幣理論與量化寬鬆
MMT主張政府應擴大財政支出,以達成充分就業與改善貧富不均的目標。然而,財政支出受到「政府預算限制式」之約束。所謂政府預算限制式,是指政府支出必須有財源,而財源不外乎稅收、發行公債,以及由中央銀行印鈔票予以融通(簡稱貨幣融通)三者。由於央行發行貨幣並沒有預算約束,只要不引發物價膨脹,可以無限制發行,因此MMT認爲在引發通膨之前,政府可以持續發行貨幣來擴大財政支出。此即MMT主張「財政赤字貨幣化」之要旨。
基於貨幣融通容易引發通膨之考慮,先進國家過去皆嚴守貨幣紀律,避免、甚至禁止央行直接予財政部融通。MMT的上述主張有違貨幣紀律,故過去爲主流經濟學界所排斥。然而,自上世紀末期以來,受惠於三項因素,MMT之聲勢逐漸崛起:一是日本自1990年代中期起,率先推出貨幣融通措施,以振興逐漸趨於衰退之經濟;二是21世紀以來,各國受到各種因素之影響,景氣低迷,故競相以寬鬆的貨幣政策刺激景氣,並未引發消費者物價上揚;三是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之後,歐美日之央行都祭出QE,大買政府公債,作法等同於財政赤字貨幣化。以上三者,一來似乎顯示MMT之財政赤字貨幣化主張獲得歐美日央行之認同,並予採行;二則消費者物價並未因寬鬆貨幣政策而攀升,也強化了各界對MMT政策主張之可行性的信心。因此,MMT近幾年之浪潮高漲,普受關注。
不過,學理分析與實務觀察共同顯示:過多的貨幣必然引發通膨,不是消費者物價上漲,就是資產價格失控。20世紀末期以來,全球資金氾濫受惠於諸多因素,的確並未導致各國消費者物價上揚,但是引發了許多國家的資產價格飆升。因此,除非MMT所指的通膨只侷限於消費者物價上漲,不包括資產價格上揚,而且有利消費者物價平穩之因素永遠存在(近期不少有利因素正消逝中,且一些不利因素逐漸出現),否則MMT主張貨幣融通之前題-不引發通膨,事實上是不成立的。前提既然不成立,後邊的政策主張自然也就失所依據。而這也就是MMT被一些央行負責人(包括聯準會主席鮑爾)指爲「不正確」,甚至被不少知名經濟學者斥爲「謬論」的主要原因。
在政策的實際認同與採行層面,報導顯示認同MMT者,主要多是主張大政府的左派政治人物(政客),先進國家的央行負責人似無一讚同。又,歐美日央行之所以推動等同於財政赤字貨幣化的QE,並非採信MMT,而是不得不然。在各自經歷過金融風暴後,這些國家的家庭、企業與銀行多遭遇到嚴重的財務損失,爲了改善其財務結構或資產負債表,家庭與企業走向去槓桿之路,減少舉債投資;銀行基於風險考量,以及因應Basel要求提高自有資本佔風險性資產比例,以強化資本適足性之規定,拓展放款意願亦低,因此央行已難以依傳統作法,透過銀行體系之放貸向經濟體系挹注資金,以擴大貨幣供給,故而改爲非傳統的QE,直接買進大量政府公債,一方面直接向市場注資,另一方面也形同對財政赤字提供融通。因此,這是爲了提振經濟景氣而不得不爲的變通作法,並非採信MMT而爲。
又事實上,這些央行在推動QE時,也保持恐懼戒慎的心,時時關心消費者物價之變化(只是遺憾對資產價格膨脹之問題關心度仍有不足),必要時將隨時調整其貨幣政策。
目前,聯準會對蠢蠢欲動的美國消費者物價,已高度警戒;各界都在猜測聯準會可能加快QE減碼與縮表之時程。這些事實更印證QE與MMT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