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臺-領導者的知錯、認錯與改錯

近日來,臺灣前後兩任領導人面對九二共識,出現南轅北轍的詮釋、態度及後續主張,依理其中必有一人犯錯。犯錯的領導人,如何面對錯誤?又會對組織造成何種影響?很值得深入探究

光標軸首先移到漢武帝,雄才大略,開疆拓土,建立顯赫文治武功;然而晚年性格大變,迷信多疑,誤信方士求長生不老;任用寵臣江充釀成巫蠱之禍,而逼死太子;連年用兵、肆意揮霍,多次巡遊,致國庫空虛,又出賣爵位,允許以錢贖罪,致吏治腐敗;更以桑弘羊執掌財政,鹽鐵壟斷專賣,使廣大貧農生活無濟,接連起義,種種衰敗跡象令漢武帝萌生懺悔。在漢武帝死前兩年,桑弘羊又上書建議輪臺戍兵防備匈奴,漢武帝駁回建議,反頒佈「輪臺罪己詔」,禁廢苛政、停止擅賦,重拾其父祖文景時期的與民生息政策。漢武帝知錯、認錯、肯改錯,爲後來的昭宣中興奠定基礎。

再轉至晉朝,建朝皇帝司馬炎重視經濟、社會平和,史稱「太康之治」。他在滅吳一統天下後,開始縱情享樂,某日至南郊祭天,自覺功業輝煌,問大臣劉毅:自己堪比漢朝那個皇帝。劉毅答:可比漢桓帝漢靈帝(昏庸且朝政敗壞)。司馬炎說自己爲政相當剋制,又一統天下,如何可比桓靈?劉毅再答:桓靈和陛下賣官但桓靈賣官的錢進了官庫,陛下賣官的錢進私人庫房,就此而言,陛下不如桓靈。司馬炎不悅、卻並未駁斥、也未處分劉毅;但司馬炎並未因劉毅直言而改正錯誤,繼續縱情享受,君臣競比豪奢。司馬炎過世後,其子晉惠帝自幼同受奢靡薰染,但器識不足、治理無方,文武臣工則繼續靡亂腐化,朝政江河日下晉武帝知錯、認錯、卻不改錯,顯示判斷力並未喪失,在位時尚可維持局勢,但私人逸樂重於組織前景,其未能改正而遺留的錯誤禍延後世。

視線轉到明朝崇禎,儘管「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剷除巨宦魏忠賢,「憂勤惕厲,殫心治理」,但性情多疑、用人無方、馭下過嚴,爲政17年,更換50位內閣學士及首輔,甚至「敗一方即戮一將,隳一城即殺一吏」,崇禎17年3月17日農民軍攻至西直門,崇禎早朝時與大臣議事相對哭泣,衆臣昏慌躁議,崇禎在御案上寫下「文臣人人可殺」;19日煤山自縊時依舊認爲「諸臣誤朕」,崇禎無法體認到用人偏差,其智不足以知錯,當然更無從認錯及改錯,下場當然淒涼。

最後看將清朝國勢推到頂峰乾隆,晚期奢靡、吏治敗壞、爆發多起起義。寵信和珅,和珅擬定議罪銀製度讓大臣捐獻金錢以除罪、乾隆也可多些私房錢,內閣學士尹壯圖上書直言議罪銀之謬,「有督撫自請認罰若干萬者」,「各督撫聲名狼藉,吏治廢弛」,這等於否定乾隆的治理績效;乾隆初還保持風度指尹「確有見聞」,但要「指實覆奏」(講明是哪些督撫),原本依官場潛規則,此時臣下可自陳並未查證、僅憑風聞,道歉悔過,皇帝也不追究而了事;然而尹卻請旨派滿洲大臣同往各省察查。乾隆頓感惱火,和珅挑弄獻計,便命尹與和珅親信至各省調查,每到一地必事先通知該地準備,親信更對尹多方掣肘,當然查無結果。尹只好承認自己捕風捉影,請求處罰,乾隆便下旨批評尹壯圖「希榮卑鄙,飾詞謊奏」,同時爲顯寬大,免除他被刑部判的死刑。乾隆其實知道真相,但好顏面、其智亦足以不認錯,貪圖享用而不改錯,爲清朝衰敗種下禍源

漢武帝知錯、認錯、肯改錯,創造後代再起的機會;晉武帝知錯、認錯、不改錯,枉費任內些微治效、更禍延後代;乾隆知錯、不認錯、不改錯,浪擲順康雍幾代積累,讓後代走向中衰;崇禎智不足以知錯,立遭橫禍。這些教訓值得臺灣政府及企業領導人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