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臺灣軍隊空防能力究竟如何?20年前就暴露了
(原標題:裝甲擲彈兵:臺灣軍隊空防能力如何?20年前就看出來了)
從“繞臺”再到穿越“海峽中線”,在近期不斷升溫的臺海局勢中,臺灣軍隊的空防戰力無疑是世人最爲關注的焦點之一。
那麼,在20餘年前的臺海導彈危機中,臺空軍以及陸軍防空部隊的真實狀態又是如何呢?本文將略作梳理。
一.尚能一戰的飛行部隊
在1996年3月爲高峰時期的臺海導彈危機中,臺空軍飛行部隊無疑是兩岸對峙的第一線部隊。在這一時期,主管全部飛行部隊臺空軍作戰司令部總計擁有7個聯隊,1個地區指揮部,9個大隊,16支戰鬥機中隊,3支空運中隊,5支獨立中隊的實力。
雖然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半頁,臺灣空軍陸續以引進技術和外購的方式,先後獲得了60架“幻影2000”,130架F-CK-1“經國號”和150架F-16A/B“戰隼”,但在1996年臺海導彈危機高峰時期,這些先進戰機卻大多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第一個換裝F-CK-1“經國號”的第3大隊此時只有第8、28中隊完成戰備,第7中隊尚未接收完定額中的飛機總數。
第一支預定換裝F-16A/B“戰隼”的第455聯隊已於1995年6月將手中的F-5E/F轉交桃園第401聯隊使用,此時前者骨幹尚在美國訓練,遠不能解嘉義基地的“空城計”危局。預定換裝“幻影2000”的第11大隊則進度更爲遲緩,此時連第一批種子教官都尚未赴法國培訓!
漢光11演習中F-CK-1和F-5E/F展示
因此在這個緊張時刻,臺空軍唯一能用的第三代戰鬥機部隊就是還未滿員的第3大隊。該大隊擁有58架F-CK-1“經國號”戰鬥機。由於此前搭載完整航電設備的10002號IDF原型機在事故中墜毀,使得“天劍2”中距離主動雷達制導導彈測試進度延誤,至1996年3月時,只有40枚尚未完成全部測試項目的該型導彈被交付第3大隊應急。微薄的“天劍2”導彈數量無疑大大減弱了F-CK-1在面對只能使用R-27的解放軍蘇-27SK時最主要優勢之一。
在1994年“漢光11號”演習中亮相的3架IDF原型機(10002號機已墜毀)
由於第三代戰機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因此在臺海導彈危機時期,臺空軍的“扛把子”主力只能落在了使用舊式戰機的第1、5、7、8、11大隊肩上。在這些大隊中,使用F-104G的第11大隊(以及第12偵察中隊)狀況最差。由於“星戰士”系列戰鬥機事故率居高不下且零部件供應不足,此時第11大隊只有20架F-104G能執行日常戰備,另有約30架F-104G作爲預備機,編制爲兩個中隊(原第48中隊此時已經解散)。
使用RF-104G的第12中隊更慘,因爲早先購入的2部PC-201“始安”相機維護困難,已經於1995年全部退役,該中隊只有1架搭載老式KS-125照相偵察系統的RF-104G能執行任務。爲了填補偵察機的數量不足,第12中隊不得不以4架搭載從退役RF-104G上拆下來的KS-67相機之R-CH-1“中興號”教練機作爲接收新加坡宇航RF-5E“虎眼”偵察機之前的替代,用於承擔海上偵察任務。原有的1架RF-104G(4375號)則只在絕對必要的時候纔會出動。
新竹基地的F-104,攝於1991年
相比之下,另外4個大隊的F-5E/F“中正號”戰鬥機狀態則要好得多。由於該機出勤率高且能搭載臺空軍當時全部的對地精確制導武器(“小牛”導彈和“鋪路II”激光制導炸彈),因此成爲了承擔低空攔截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的“主力軍”。爲了填補戰備飛機與飛行員數量的不足,原本只擔負訓練任務的第737聯隊此時也開始承擔戰備執勤。
公開展示的嘉義第4大隊F-5F
此外,令臺空軍尚可放心的部隊還有屏東的反潛機大隊。此時反潛機大隊剛剛完成全部26架S-2T“渦輪追蹤者”反潛機的換裝任務。S-2T換裝了在當時全新的反潛作戰與傳感器系統,因此對解放軍的潛艇部隊是一個重大威脅。不過由於此前的XA-3“雷鳴”攻擊機項目被取消,臺空軍此時尚無能發射空射反艦導彈的戰機,因此其反艦火力只能以AGM-65“小牛”導彈和GBU-12“鋪路II”制導炸彈爲骨幹。
S-2T 1994
二.青黃不接的防空部隊
相比正處在換裝期的戰機部隊,臺軍的防空部隊在臺海危機高峰時期的實力則更爲青黃不接。此時隸屬於臺陸軍飛彈指揮部的防空導彈部隊總實力是:3個飛彈羣,6個飛彈營,總計6個“勝利女神—大力士”防空導彈連,2個“天弓一”防空導彈連和18個第二代“霍克”式防空導彈連。
勝利女神 時間不明
這些部隊的詳細作戰序列如下:
!
1996年臺空軍防空炮兵戰鬥序列:雙35毫米“厄利孔”/“天空哨兵”高炮營(301、302、303、304營);“捷羚”/T-82高炮營(501、502營,換裝中);“博福斯”40毫米高炮/M55高射機槍混編營(206、207、208、213、216營)。
漢光11厄利孔35
在1996年3月時,臺陸軍飛彈指揮部唯一堪用的遠程防空導彈部隊只有淡水和大崗山的兩個尚未完成全部測試項目之“天弓一”導彈連,第3個完工的“天弓一”導彈陣地位於孤懸於外海的東引島,竣工時間爲危機緩解後的當年8月。相對於不成熟的“天弓一”系統,年邁的“勝利女神”導彈則更是爛泥扶不上牆——在此前的兩次試射中,該型導彈全都以脫靶的形式交了白卷。
天弓一1991雙十閱兵
顯而易見,對於戰鬥機來不及攔截的高空高速目標和戰術彈道導彈類目標,此時的臺軍方將處於束手無策的窘境。唯一能讓臺軍方稍感寬慰的是,“天弓一”系統的“長白”雷達表現還算可以,成功地追蹤並探測了命中臺灣外海的多枚解放軍“東風-15”導彈,證明了全系統的反彈道導彈潛力。
相比之下,臺軍方更倚重的是具備機動部署能力的18套改進型“霍克”導彈系統,以及部署於各機場的高射炮部隊所構成的末端“雞蛋、雞蛋、泡泡冰”防空體系(指臺軍由高空戰機—遠程防空導彈—中低空戰機——中程防空導彈—中口徑高炮—小口徑高炮/高射機槍—單兵武器多層次火力配置)。“霍克”導彈系統經過升級以後,具備了不錯的反電子干擾和射擊低空目標能力,與4個營12連雙35毫米“厄利孔”高炮相搭配,能對解放軍攻擊機造成相當大的威脅。此外,爲數不少的空軍與陸軍“博福斯”高炮和高射機槍雖然性能老舊,但仍能對缺乏夜間突擊能力解放軍戰機和直升機造成一定的麻煩。
在九鵬基地進行打靶的霍克導彈,攝於1998年4月
前面提到,臺軍戰機與防空導彈部隊均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問題。作爲防空系統的“中樞神經”,臺空軍戰管聯隊此前剛剛完成建設的“強網”防空自動化系統在1996年的臺海危機中經受了第一次考驗。
強網系統戰管中心2001
作爲早先“天網”系統(美軍“薩奇”(SAGA)系統的仿製版)的升級版,“強網”系統的主要改進之處在於爲指揮系統增加了更多數字化設備,減輕了人工操作的負擔,同時改進了通信系統,增設了光纜和微波通信體系 。“強網”擁有4個戰管中心和10個雷達站,全部戰鬥序列如下:
注:帶“?”爲不確定
在全部14個雷達站中,最值得一提的是2部GE-592(通用電氣公司製造,美軍標號AN/TPS-59)和2部HADR(“休斯防空雷達”的縮寫)固定雷達,以及4部AN/TPS-43F機動雷達。
樂山GE-592雷達 時間不明
這些雷達代表着美國上世紀70-80年代的先進防空預警雷達技術,其中又以GE-592和TPS-43F最爲可靠,也是對缺乏電子戰能力的解放軍攻擊機羣威脅最大的雷達。相對較差的是兩部HADR雷達。HADR雖然技術上與GE-592接近,但其設計重點在於適應中東地區炎熱乾燥氣候,在臺灣潮溼的氣候下故障頻出,位於嵩山的HADR雷達甚至發生過嚴重的火災事故,造成多人死傷。也許正是這個原因,HADR並未被美軍採購,而是專門用於對外推銷。難怪有傳言說,這兩部HADR屬於美國搭售F-16的“強賣品”。
嵩山HADR雷達
除了幾部較爲先進的雷達,臺空軍“強網”系統則主要依賴過時的舊式雷達填補漏洞:服役於上世紀60年代的FPS-110B和MPS-11只具備探測目標的高度能力,因此前者在使用中還需要FPS-90測高雷達的協助,在實戰中不能有效地引導戰鬥機攔截,抗干擾能力低下且可靠性差,存在着很大的隱患。
FPS-90測高雷達
正因爲看到了老式雷達的軟肋,臺空軍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積極向美國求購4架E-2C“鷹眼”預警機。這一夢想在1993年變爲了現實。從1995年開始,4架E-2T(臺灣版E-2C)陸續抵達併成軍,並被統一編爲駐清泉崗基地的“空軍預警電子戰機中隊”。E-2T的服役,使得臺空軍的預警能力無疑有了一個巨大的飛躍。當然,由於“強網”系統未引進先進的16號戰術數據鏈系統(16號數據鏈直至2005年“博勝案”列裝),因此只能語音引導戰鬥機進行攔截,這就使得臺空軍防空系統的指揮能力大打折扣,不能充分發揮“鷹眼”的探測能力。
第28中隊和E-2T成軍儀式,攝於1995年11月
“晝夜路吹口哨——虛張聲勢”,在1996年的臺海導彈危機中,臺軍尚未完成換裝,問題與軟肋多多的空防系統對解放軍顯然沒有必勝的把握,只能成爲一顆“臺獨”分子口中不靠譜的“定心丸”。
!
其他資料圖:
12中隊的R-CH-1偵察機
漢光11 C-130H
第7中隊的IDF,攝於1993年3月
第8大隊F-5F 1999
雷虎小組的AT-3,隸屬空軍官校飛行訓練指揮部
項目夭折的XA-3攻擊機,可攜帶雄風2導彈
博福斯40炮
改進型霍克導彈的搜索雷達,攝於1998年4月
霍克導彈的照射雷達,攝於1985年4月
強網系統戰管中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