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兩岸路線 綠色共識有待於新黨魁

▲卸任前最後一次中執會民進黨主席英文針對敗選發表聲明。(圖/記者周佩虹攝)

政治中心臺北報導

民進黨正熱烈討論如何與大陸交流,交流對象從二軌先行(智庫)、黨對黨溝通平臺等莫衷一是。百花齊放的民進黨現階段還沒有找到具體又有可操作性的兩岸政策,凝聚「綠色共識」的重責大任落在新任黨魁身上

中評社報導,卸任在即的黨主席蔡英文在2月22日舉行的中執會呼籲,民進黨「處理中國問題,不是坐在家裡想要怎麼處理,須在互動中瞭解,要有制度性行爲準則與互動結構。」卻沒點出「行爲準則」爲何物?從前言後語來看,「蔡氏準則」較屬技術層面交流互動層次。

蔡英文的論點,獲得樂觀派的中執委洪智坤肯定並解讀爲,民進黨應「制度化」、「正常化」、「除罪化」與中國交流。新系立委段宜康一貫主張,兩岸政策「立場堅定態度友善、政策有彈性。」謝系立委趙天麟則說「民進黨不能自外於兩岸交流,從智庫或非正式座談與中國建立互動管道。」這些都是從政策面或技術面下手,無關路線問題。

陸委會主委游盈隆、前立委郭正亮與前主席許信良等「交流派」主張,應從根本的路線談起或從戰略結構調整,舉行中國路線辯論才能找到出路,才能使2016的兩岸議題不致成爲民進黨的包袱

值得注意的是,將參選黨主席的前臺南縣蘇煥智倡議,民進黨應比照駐美日方式,設立駐中國代表處,建立制度化溝通管道。蘇煥智點名,即將卸任的蔡英文、呂秀蓮林義雄及獨派大老辜寬敏等都是好的人選。然而這主控權不在臺灣、更不是民進黨「說了算」。

敗選後的民進黨正處在十字路口,基本問題在於,兩岸政策到底是戰略?還是戰術問題?其次,下屆黨主席有沒有魄力面對中國大陸?這位新黨魁想不想?有沒有意願去處理如此吃力不討好的棘手問題?這一切充滿不確定性。現階段綠營菁英的內部討論與主張,確實充滿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