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分類目錄》深度解析: 推動中國綠色金融邁向國際化高質量發展

在全球經濟綠色轉型的浪潮中,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是推動綠色資本跨境流動的核心環節。中國作爲綠色金融領域的先行者,積極與國際綠色金融組織協同合作。2020年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發起設立了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歐盟委員會相關部門擔任共同主席,共同編制與完善了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以下簡稱《共同分類目錄》),增強了中歐綠色金融市場的透明性和規範性,推動中國綠色債券市場邁上規範化、標準化、國際化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爲全球綠色金融市場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綠色金融發展歷程,從單一領域到多領域協同的飛躍

中國綠色金融的發展最早可追溯至1995年,在此階段(1995年至2011年)中國綠色金融處於起步階段,政策重點放在推動綠色信貸、保險、證券等單一領域的探索。 從2012年到2015年,綠色金融上升到總體佈局的高度,綠色金融體系初步成型。2012 年 2 月,銀監會印發《綠色信貸指引》,這是我國綠色信貸體系的綱領性文件,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戰略高度推進綠色信貸。2015 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共同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健全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明確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標誌着中國綠色金融從探索階段進入了體系構建階段。

2016年至今,我國綠色金融體系框架全面建立,各領域綠色金融政策相繼完善並細化:

在綠色金融全面發展新階段,包括中國與歐盟在內,全球已有超過20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或正在建立本土的綠色金融分類目錄,用於判斷經濟活動是否符合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但由於各國綠色金融標準之間存在差異,國際間的綠色投融資項目也難以互認,爲資金跨境流動帶來了一些阻礙。

中國、歐洲攜手發佈中歐《共同分類目錄》,推動綠色金融國際化進程

解決差異化的綠色金融標準,建立和完善綠色金融體系成爲擺在全球經濟體面前的新課題。2016年綠色金融首次列入G20峰會議題,中國作爲主席國,力推綠色金融理念, 牽頭成立G20綠色金融研究組,支持全球加快發展綠色低碳經濟。德、法、意、英等國作爲G20成員國積極參與,旨在加強國際間綠色金融合作。

2019年10月,中國、歐盟與阿根廷、加拿大、智利、印度、肯尼亞和摩洛哥等國的相關部門共同啓動了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IPSF),旨在爲成員國間的綠色金融標準化提供協作平臺。其目標是促進全球綠色金融標準的對接、信息的共享和市場的互聯互通。

作爲IPSF的重要成員,中國與歐盟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合作走在了前列,尤其在綠色金融標準的融合和對接上取得了顯著進展。2020 年 7 月,由中國人民銀行提議,可持續金融國際平臺發起設立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工作組,中國人民銀行和歐盟委員會相關部門擔任共同主席,探索綠色金融分類標準的互認,編制了中歐《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該目錄以中國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和歐盟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氣候授權法案》爲基礎,這兩份目錄是中歐兩地開展綠色金融服務的重要標準性文件。《共同分類目錄》通過對比、分析與融合兩份目錄,形成了一份雙方共同認可的、對減緩氣候變化有顯著貢獻的經濟活動清單。這是中歐綠色金融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IPSF框架下的標誌性項目之一。

《共同分類目錄》自發布以來得到廣泛應用,在國內和國際綠色金融領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中資機構積極採用《共同分類目錄》標準發行海外綠色債券;國際上,《共同分類目錄》已成爲多國制定綠色金融標準的重要參考。斯里蘭卡央行與巴基斯坦最大的商業銀行等機構,均基於《共同分類目錄》制定了本地綠色金融標準。此外,《共同分類目錄》也推動了香港綠色金融標準的國際化進程。2024年5月,香港金融管理局發佈了《香港可持續金融分類目錄》,涵蓋四個行業12項經濟活動,其中11項活動與《共同分類目錄》高度一致,活動指標和技術標準也參考了《共同分類目錄》,體現其高度的兼容性,有助於綠色資本跨境流動,

《共同分類目錄》目前正進一步擴展覆蓋領域,納入更多前沿綠色技術和創新項目,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其中。2024年11月14日,由中國、歐盟和新加坡攜手,基於中歐《共同分類目錄》進行擴展編制的《多邊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M-CGT)正式發佈,這標誌着綠色金融國際合作的又一重要進展。全球綠色金融標準進一步統一,將爲國際市場提供更加清晰的綠色債券投資指南。

《共同分類目錄》的誕生,爲綠色金融市場帶來了新的標準與機遇,有力迴應了全球綠色金融發展的核心挑戰:如何統一定義“綠色”,促進了跨境綠色資本的流動,擴大了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的國際接軌和對外開放,同時增強了不同市場的綠色金融標準的可比性、兼容性和國際互操作性。

國際視野和本土實踐相結合,共建可持續投資未來

摩根資產管理正在發行的摩根共同分類目錄綠色債券基金(A類022617,C類022618),是國內首隻《共同分類目錄》主題綠色債券基金,投資於符合共同分類目錄標準的帶有綠色標識的債券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90%,投資標的符合國際認可的“含綠量”要求。截至9月底,《共同分類目錄》清單上的債券發行人以央國企等高評級機構爲主,其中243只存續期債券中,主體評級AAA的發行規模佔比爲90.1%。

(數據來源: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官網,符合《共同分類目錄》標準的中國存量綠色債券清單2024年10月版,截至2024.9.30。)

摩根資產管理全球可持續投資團隊擁有超過40名專家,與1300名直接從事投資的專家一起,在全球範圍內開展ESG研究、投資管理和客戶解決方案制定,利用可持續投資見解爲全球客戶創造價值。考慮到底層資產與中歐標準的互通,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在產品研發的過程爭取了歐洲團隊的支持,共同探討在投資策略層面處理市場差異。在借鑑了摩根資產管理在歐洲綠色債券市場的投資實踐與產品開發經驗的同時,也實現了本地債券投資流程與全球ESG評估體系的接軌。

(數據來源:摩根資產管理,數據截至2024.9.30。基金管理人與股東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 股東並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

摩根共同分類目錄綠色債券基金的推出,符合國家綠色經濟的戰略發展方向。在邁向“雙碳”目標的征程中,摩根資產管理將繼續秉持對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堅定信念,爲推動中國綠色金融市場的國際化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文提及的“國內首隻《共同分類目錄》主題綠色債券基金”是指萬得數據顯示,截至2024.10.31,本基金爲國內市場唯一一隻投資於符合共同分類目錄標準的帶有綠色標識的債券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90%的基金。本基金所定義的共同分類目錄是指由中國人民銀行和歐盟委員會共同發起編制的《可持續金融共同分類目錄》及頒佈機關對其不時作出的修訂,以下簡稱《共同分類目錄》。共同分類目錄內列示了歐盟已採用的可持續金融分類方案和中國綠色金融目錄共同認可的經濟活動。本基金投資於債券資產不低於基金資產的80%,本基金投資於符合共同分類目錄標準的帶有綠色標識的債券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90%。具體投資範圍和策略請參考《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23年4月正式更名爲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在中國內地使用「摩根資產管理」及「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作爲對外品牌名稱,與JPMorgan Chase & Co.集團及其全球聯署公司旗下資產管理業務的品牌名稱保持一致。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與股東之間實行業務隔離制度,股東不直接參與基金財產的投資運作。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在進行投資前請參閱相關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和《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本資料僅爲公開宣傳材料,不作爲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同時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淨值高低並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對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上述資料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或發售或邀請認購任何證券、投資產品或服務。所刊載資料均來自被認爲可靠的信息來源,但仍請自行覈實有關資料。觀點和預測僅代表當時觀點,今後可能發生改變。本產品由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兌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本基金募集期內的最高募集規模爲60億元人民幣(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如超過本基金管理人將採用末日比例確認的方式實現募集規模的有效控制(詳情參閱基金髮售公告)。

本材料爲公開宣傳材料,受僱於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並被授權的員工可基於產品或服務溝通目的通過個人朋友圈轉發。未經授權請勿轉發。本材料僅在中國內地分發,且僅針對中國內地的有關適格投資者。202411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