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閃崩的矽谷銀行 留給世人三個教訓

工商社論》

總資產逾2,000億美元、成立40年的矽谷銀行(SVB)不到兩天內宣佈破產,成爲美國金融史上僅次華盛頓互惠銀行的第二大銀行倒閉事件,震撼歐、美股市。這堂學費高昂的課程,提醒投資市場的不僅是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商品(包括美國政府公債),更證明投資情緒很多時候會發揮意想不到的乘數效應,最後則是不論投資人或金融機構本身,對於收益的期待都應該有所修正。

矽谷銀行破產會不會引爆系統危機?答案應該是令人安心的。畢竟,仔細觀察這家開了40年的銀行爲何一夕破產,可發現過程可說「天不時、地不利、人不和」,包括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大轉向、矽谷銀行往來客戶多是新創等這波升息下較易受傷的族羣、幣圈泡沬、美債價格低落和市場信心低迷造成擠兌風暴。如果不是這些因子交相混雜後一併發生,任何單一因素其實都不至於讓SVB暴斃。

臺灣金融機構平均流動準備比率高於30%,流動性可說極高;金管會也統計本國銀行對SVB都沒有直接曝險部位,僅保險業投資新臺幣1.5億元、投信到2月底曝險新臺幣8,000萬元。但要注意的是,SVB倒閉的導火線之一,是該行出售投資組合中約210億美元的證券,導致第一季稅後虧損18億美元,且SVB投資商品是單純的債券,不像過往的雷曼兄弟倒閉是因爲持有過多高槓杆衍生性金融商品。

衆所周知,美債向來是國內金融機構投資大宗,且被視爲「安全的避風港」,不僅金融三業,連中央銀行外匯存底都有不少比重持有美國公債。金管會統計到今年1月底,臺灣金融三業對美國合計曝險達新臺幣15兆元,其中保險業更佔了8兆5,454億元。SVB事件不代表美債已經不安全,因爲美債是低違約率的高評級債券,但是,不會違約不代表不會虧錢,這是SVB教市場的第一課。

特別是2022年起,Fed貨幣政策因抑制通膨的考量,由量化寬鬆急轉彎至連續升息循環,這是史無前例的現象,也對債市、股市和匯市造成巨大波動。在市場變數劇增的情況下,金融業投資勢必要較過往更加謹慎保守,因爲把投資商品變回金流的同時,除了考量資本利得/利損,也必須把匯價影響考量在內。這也是SVB給金融業的警示之一:保留一定現金流,不要總想「投好投滿」。

當然,不論SVB也好、臺灣的金融機構也罷,投資也是迫於無奈,因爲這關係獲利和股價。傳統銀行賺的是存放款利差、新一代銀行賺的是手續費收入、現在的銀行則有大部分獲利來自資本市場,這樣的趨勢放諸四海皆然,因爲金融機構也有獲利壓力,必須對股東交待。要避免金融機構爲了拚獲利而過度投資,除了主管機關畫出法定紅線,更有賴股東、特別是小股東心態轉變。

很多人形容金融業「操賣白粉的心、賺賣白菜的錢」,確實,如果依據金管會公佈國銀最新存放比不到7成、中央銀行統計存放利差僅1.36個百分點來看,銀行若不拿閒置資金投資,獲利絕對不好看。但SVB教市場的第二課,正是應該讓銀行主要收益迴歸本業而非投資,特別是臺灣股民對金融股的訴求往往是「穩定配息」,但這樣的要求對「安全至上」的金融業,本質上是矛盾的。

SVB事件也顯現,在歷經去年以來的衆多黑天鵝及灰犀牛後,投資人此刻信心的脆弱程度遠勝往常。SVB倒閉,投資失利只是引線,真正壓垮它的最後一根稻草是股價斷崖下挫和存款雪崩擠兌。平心而論,SVB不論出售商品的認損金額或單季稅後虧損,其實不到一家總資產2,000億美元銀行承受不起的水準,但投資人信心潰堤,連帶沖垮了這家成立40年的銀行。

這也正是SVB給市場的第三課,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課:現在投資人信心禁不起一點風吹草動,任何驚嚇都可能引發骨牌效應,最終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特別是金融機構除了向大衆吸取存款(或保費),又往往同時是上市公司、向股民收取資本,若發生資金出走,可說面臨雙倍壓力,就算不死也去掉半條命,在目前的市場氛圍下,金融機構的決策,特別是投資,應較過往更沉穩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