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論30年來物價與薪資不相稱問題

民國75~79年外食費漲了19%,和近五年相去不遠,然而,在那個年代有沒有人抱怨外食費的上漲?大概沒有,因爲這一時期年年加薪10%以上。圖/本報資料照片

政府於日前發佈消費者物價(CPI)調查結果,多數報導都把焦點集中在通膨率又超過2%的警戒線。通膨壓力擴大確實是個問題,然而從近年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會讓人更加惶恐。

這些年外食、房租的持續上漲是通膨升溫的主因,現在一個便當總在百元之上,房租也是年年漲,由於今年還沒有過完,以歷年1~11月資料比較會發現,近五年(109~113)外食漲幅14.7%,漲幅如此之大,得追溯到民國80年前後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換言之,30年來未曾有這麼大的漲幅。

那年代的外食漲幅多高?以75~79年爲例,這五年外食費漲了19%,和近五年相去不遠,然而,在那個年代有沒有人抱怨外食費的上漲?大概沒有,因爲這一時期年年加薪10%以上。就以75~79年而言,五年之間總薪資大增62%,實質總薪資也成長46%,以這樣的薪資增幅,因應外食費的上漲,自然是綽綽有餘。

近五年外食漲幅直追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但薪資增幅仍然疲弱,五年之間實質總薪資只小增2.3%,是30年前的廿分之一,名目總薪資五年成長12.3%,也不及30年前的五分之一,更何況前述薪資增幅是平均數,若採中位數,其增幅更低,多數上班族處境之困窘,於此可知。

再看房租,近五年漲幅7.2%,這同樣要追溯至80年代初期纔有這麼大的漲幅,然而那個年代的薪資五年成長60%,加薪的春風早已蕩盡漲價的寒意,在加薪、通膨的良性循環下,臺灣社會的日子愈過愈好,愈過愈有希望。如今外食、房租漲幅已回到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而薪資成長卻低得可憐,兩者極度不相稱。

統計告訴我們,這是30年來未曾出現的情況,這個外食、房租與薪資不相稱的發展,遠遠比2%通膨警戒線更令人擔憂,而造成房租上漲的原因,主計總處日前表示,影響房租的原因很多,如利率、住宅維修費、房價等,顯而易見的是,房價飆漲是重要原因,如今房價漲到什麼程度,依內政部住宅價格指數,今年第二季房價比去年同期漲了12%,近五年(109年第二季~113年第二季)漲幅近40%,如此房價而衍生出如此房租,理之必然也,然而,如今畢竟不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年年加薪一成已成歷史,在如此不相稱的基礎上,臺灣經濟如何穩定得起來?

今年以來,還有兩個物價指數也透露出隱憂,分別是核心物價指數、服務類價格指數,以核心物價而言,由於排除了容易波動的能源與蔬果,適合用來觀察長期物價走勢,核心物價指數近五年(109~113)漲8.6%,上回漲這麼多同樣也是發生在民國80年代前後,說明通膨壓力已自天候、能源擴散到食、衣、住、行、育、樂各層面,反映這一波物價的上揚不再是短期的問題而已。至於服務類價格指數有着漲了就不跌的僵固性,服務類價格五年來漲了9.4%,上回漲這麼厲害,也是遙遠的80年代前期,正因爲服務類價格有僵固性,比起商品價格的上漲,有着更深遠的影響,這兩項指數的大漲也說明這一波通膨不是省油的燈,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我們認爲,一個被颱風吹高的通膨率,兩、三個月就會消失,不足爲懼,但一個因爲外食費、房租等服務類價格上漲而形成的通膨,就得提防預期心理的出現,兩類通膨的本質不同,從歷史資料可知,後者更具破壞性。而令人憂心的是,臺灣目前所面臨的正是後者,從11月外食費漲幅難以收歛至常態水準,房租漲幅創下28年新高就可以明白,通膨還沒有離開臺灣。

經濟學家梭羅曾說:「1970~1980年代的通膨,已是一座熄滅的火山。」隨着多邊貿易談判,關稅持續調降,從1980年後期到2020年,通膨確實已像熄滅的火山,然而美中貿易摩擦、地緣政治衝突紛至沓來,過去四年火山又有復燃的跡象。可憂的是,川普重回白宮後調高關稅在即,臺灣舊煙未熄,新火又起,勢將面臨更大的通膨壓力。而與此相反的是,從近期薪資統計可知,臺灣薪資增幅難以樂觀,在通膨與薪資不相稱的發展下,臺灣的天空遍滿烏雲,政府亟需未雨綢繆,務必讓薪資與通膨兩極化發展有所緩和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