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會插手課綱 文化部新手、交通部累犯

各部會凌駕教育部,把自己當作中小學「公婆」,不是第一次。(簡立欣攝)

各部會凌駕教育部,把自己當作中小學「公婆」,不是第一次。遠的不提,文化部國家語言發展法》規定本土語言要成爲國高中必修,去年11月甚至氣走課程審議會4名委員,教育部不得不重組課審會,大家記憶猶新;此外交通部早在5年前就拜託教育部,希望中小學每學期能增加6小時的交通安全教育,這次降到每學年4小時交通安全教育,等於砍掉2/3,算是客氣了。

配合文化部2019年初才公佈的《國家語言發展法》,教育部只好回頭修正2014年就已經上路的12年國教課綱,硬將本土語言塞進高中課程,被學者專家痛批教育部不但是失職,也踐踏臺灣學生的未來。去年11月,更有教育部課程審議會4名委員不支持國中3年必修本土語文,而無預警請辭,教育部未說明4人請辭原因,但當月底被迫重組課審會。有課審委員表示,當初只因爲《國家語言發展法》裡的一句話,現在課審會還在討論、審議從小學到高中涉及的各領域綱要如何修正,沒想到交通部「又來了」,無視於教育部訂定嚴謹的課審議會審議程序,逕自由一個民間基金會訂定交通安全課程內容

事實上,交通部政務次長王國材早在2016年就拜會教育部政務次長蔡清華,希望中小學每學期能增加6小時的交通安全教育,及大學2學分通識課程,盼有助於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當時蔡清華迴應指出,交通安全教育要列入部定或是校訂課程,一個方式是立法,另一方式是提案到課審大會。此事也引發臺大教授葉丙成痛批,「這就是典型政府部會,爲了幫自己做業績利用教育、干擾孩子正常教學的最不好的示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