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翻車,但這一次沒有人幫它翻紅,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文|紫薯丸子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三年前,一場懷舊之風被掀起來,蜂花憑藉着“國貨老字號”吃到了紅利。
三年後,一則涉嫌侮辱女性的廣告宣傳,將蜂花推上了輿論巔峰,
這一次,沒人能救“火了就飄了”的蜂花。
01、火了就忘本
11月6號,蜂花的小紅書賬號發佈了這樣一篇名爲《看清什麼是真假閨蜜》的廣告圖文,
插畫中內容低俗、亂開女性的玩笑、把一堆爛梗放到一起。
什麼“搔首弄姿”“綠茶”“是個男的就往上貼”這種噁心的詞語,用來引起消費者的關注。
這則漫畫發佈不久後,就迅速引起消費者的抵制。
蜂花也不負衆望衝到了熱搜第一,一時間網絡上罵罵咧咧。
在登上熱搜後,蜂花就刪除了這條圖文廣告,但架不住這麼多的消費者。
隨後就有大批的網友跑到蜂花官方賬號下要說法。
更有一些網友跑到了蜂花董事長的社交媒體下面,要求道歉。
看來,蜂花你是徹底忘記了來時的路。
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蜂花官方發佈道歉信。
道歉聲明發的很快,但無人在意。
還有部分網友表示道歉不誠懇,還直言:“以後不再買蜂花了”。
蜂花直播間的人數也直線下降。
而且當時正值雙十一,相比較去年來說銷售額大幅度下降。
畢竟咱們消費者不是隻會耍嘴皮子,說不買就不買。
看來現在的蜂花似乎是真的忘記了,
當初是誰把它從瀕臨破產救了回來,是誰讓它一場直播就完成千萬消費額。
其實翻看蜂花來時的路,這一切似乎早有預兆。
02、國貨榮光?
21年,有網友提議蜂花改一改這麼多年來的包裝,隨後蜂花回覆:“這要錢吧”。
之後網絡上就流傳出“蜂花疑似倒閉”的一段視頻,被各大營銷號轉發。
其實仔細想想,一個大企業拿不出廣告的錢,聽起來確實有點牽強。
在成功“賣慘”之後,也讓這個國貨老品牌進入了大衆視野。
大量的消費者涌入蜂花直播間,商品都被搶空下架。
一天就賣出了一個月的銷售量,官方賬號漲粉60萬,21年的總營收突破10億元.
這時候蜂花官方出來提醒消費者:
這波發言贏得了不少消費者的心,也成功給自己打出了名號。
接下來,蜂花趁熱打鐵,也幹了不少類似的事情。
22年。當時正處於疫情防控期間,很多大企業都面臨着經營困難。
蜂花作爲平價的老國貨,同樣受到影響。
於是蜂花老闆就親自直播,還淚灑現場,開口說:
這段話一出,又把蜂花送到了當日的熱搜榜一。
但隨後蜂花官方迅速闢謠,稱老闆並沒有開直播,視頻裡面的也不是官方賬號。
但心情已經被吊起來的網友,哪裡能聽進去這些話。
當晚蜂花直播間的觀看人數就飆到了約17萬,又迎來了一波“野性消費”。
所以說,蜂花是真知道怎麼抓住消費者胃口的。
還有去年的“花西子”事件。
李佳琦一段:
這些話,直接打開了國貨之光的大門。
隨後李佳琦對自己的不當言論發言道歉。
這時候蜂花就有趕緊蹭熱度,評論了一句“可以撿粉絲嗎”,
還迅速上架了“79 元洗護套裝”,打出了“79 元五斤半”的宣傳語,主打的就是實惠、量多。
這一波操作又引發了消費者的強烈購買,產品補貨都來不及。
後續,蜂花趁熱打鐵,又去熊貓繁育基地領養了一位大熊貓“花寶”,又給它收割了一大批消費者,
網友稱這是:永遠不會塌房的代言人。
從“賣慘”到認領大熊貓,蜂花一直都在緊跟潮流,生怕自己被淘汰。
產品越做越花哨,銷量越來越高,可名聲卻越來越差了。
一個企業生於消費者,沒落也來自於消費者。
既然都不把消費者放在心裡面了,蜂花又怎麼能走遠。
03、“最聽勸老闆”
熱度終究會退散,潮流也是不斷變換的,老品牌一時搭上時代快車,但不可能一勞永逸。
重視研發、做好產品、以誠相待,這樣“潑天的富貴”就會一波接一波。
在這件事上,蜂花遠遠不及雷鵬琳。
雷鵬琳是一位傘廠的老闆,因爲同質化嚴重,傘的出貨量也急劇下降。
當時還面臨着資金鍊斷裂、瀕臨倒閉的風險。
這時候的雷鵬琳開始另闢新徑,帶領團隊進駐電商。
他們創辦了一個短視頻賬號,是抖音裡面爲數不多的藍V,
可做電商,不是單單會直播、拍視頻就行。
在發了幾十條視頻無果後,雷鵬琳開始改變視頻風格。
他開始用動作展示傘的堅固,最搞笑的一點是他全程不說話,只在哪裡酷酷“玩”傘。
這視頻風格一下子吸引來了不少觀衆。
直到22年,雷鵬琳介紹“可照明晴雨兩用傘”的抽象視頻登上了熱搜。
這種又搞怪又實用的傘正是年輕人需要的。
在這之後,雷鵬琳的評論區就成了消費者們的“許願池”。
這個想要“風扇傘”,這個想要“反向收縮傘”。
雷鵬琳秉持着“聽人勸,吃飽飯”的觀念,一一滿足消費者的願望。
這波流量他可是實打實抓住了。
銷量最好的“鐳射反光傘”,半個月就賣出7萬把。
23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多了10倍,不僅解決了危機,還收穫了百萬粉絲。
可即使這樣,雷鵬琳也沒有就此擺爛。
他發現自己的粉絲大多是學生羣體後,爲了滿足學生們的需求,
雷鵬琳還推出了很多“二次元”產品,質量也比官方賣得好。
這樣聽勸的老闆,活該他生意興隆。
結語
一個好的品牌要想走的長遠,最應該做的就是不忘本。
應該走出低俗的營銷,尊重女性、尊重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