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最前線/風險管理 資訊兼具廣度深度

相較於爲企業開疆闢土、創造營收的行銷業務部門,「環安衛(ESH, Environment Safety Health)」比較偏向「防守」的管理層面,如何做好「風險管理」是至關重要的課題。

當有意外事件發生時,企業會投注大量資源在特定項目,例如:工作環境的改善、機器設備的改良、人員技能的強化等,短期間內要再重複發生危害的機率會大幅下降。

但若只是從每次單一事件來檢討和管理風險,並非系統化、結構性的解決之道。

從過去輔導臺灣企業進行「環安衛工作數位轉型」的經驗來說,我們可以將之區分爲兩大階段,分別是建立數據的「廣度」與「深度」。

所謂「廣度」,指的是有足夠的基礎數據來做分析與判斷。以製造業的化學品管理來說,工廠內若是沒有建置完整的「安全資料表(SDS)」,就難以正確判斷各化學品的列管分類,當然也就不容易區分運作區域的風險高低。

因此要先將SDS建置齊全後,再透過系統來執行後續的列管判斷、效期提醒、平面圖繪製等。換言之,有足夠的數據當作基礎,是讓資訊發揮效用最重要的第一步。

至於「深度」,意指能夠透過系統的輔助,在海量的資料中快速、精準地找出有深度的「洞見(insight)」。化學品救災時最需要注意的「禁水性」化學品如:金屬鉀、金屬鋰、金屬鈉、碳化鈣等,是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的危險物品。每當業界有消防意外事件發生,工廠管理者都想知道廠區內的禁水性物質擺放地點、數量、運作狀況等。

在數位化程度低的廠區,爲了找出正確答案,可能需要動用大量人力做資料的盤點確認;但是有化學品管理系統的廠商,只需要短短几分鐘甚至幾秒鐘的時間,就可以得到一目瞭然的清單。前後兩者對風險的掌握力道,高下立判。

總結來說,將足夠多、有價值的數據集結,建立資訊的「廣度」,再透過演算程式、資料庫技術找出有「深度」的資訊,是數位轉型、降低風險的兩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