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百億險資基金落地,VC/PE期盼險資宜謹慎樂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閆啓 北京報道
體量大、週期長、來源穩定的險資是一級市場一直以來期盼的耐心資本。今年以來,多隻百億級別私募基金落地,給股權投資行業帶來了源頭活水,也在“募資難”環境下給了行業一針強心劑。
11月,合肥申圓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成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中保投資共同出資額高達200億元;10月,深圳市引導基金公司與太平保險集團以市場化方式合作共設股權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太平保險基金”),總規模不超過100.02億元。8月份,平安人壽與深圳市政府合作設立“平安創贏—深圳市平安重大項目投資基金”,基金規模100億元,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國壽投資公司長江壹號項目落地,該基金總規模100.04億元。7月,人保資本宣佈聯合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健康險,成功設立總規模100億元的人保現代化產業投資基金;5月,國壽集團發起設立總規模100億元、首期規模50億元的銀髮經濟產業投資基金;更早前的1月,新華保險宣佈與中金資本共同設立規模爲100億元基金。
保險公司紛紛設立股權投資基金背後離不開監管層在鼓勵和引導險資開展股權投資方面出臺的一系列政策。
今年6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政策研究司司長李明肖在迴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問時表示,這些年來,金融監管部門持續優化保險資金監管政策,先後印發了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財務性股權投資等五份監管政策文件,全面破除阻礙保險資金開展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制度障礙,允許保險資金投資由非保險類金融機構實際控制的股權投資基金,取消了投資單隻創業投資基金募集規模的限制,支持保險機構加強與專業股權投資機構合作,拓寬創業企業長期資金的來源。目前,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在監管政策層面上是暢通的。
爲進一步引導保險資金髮揮長期資金、耐心資本的作用,更好支持創業投資,金融監管總局於2023年9月發佈《關於優化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標準的通知》,明確了科技保險適用財產險風險因子計量的最低標準,推動釋放更多保險資金進入到科技創新領域。
險資長期股權投資比例不升反降
但在險資一片火熱進入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的背後,險資在長期股權投資的整體規模和比例反而有所下降。
近日,投中信息CEO楊曉磊指出,“保險機構對於私募股權投資產品的配置比例略微降低”。這與期盼險資瘋狂涌入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市場情緒產生了差異。
根據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披露的數據,2024年第三季度保險業資金運用賬面餘額32萬億元,其中在長期股權投資的配置爲2.43萬億元,相比起2023年第三季度的2.44萬億元略有減少。其中,人身險體量規模大、債務久期長與長期股權投資的特性更爲匹配,是險資參與私募股權投資的主力。2024年第三季度人身險公司對長期股權投資的配置比例爲7.92%,這一數字也明顯低於2023年第三季度的9.40%。人身險公司對於長期股權投資比例在2022年之前一直在穩定提高,2022年第四季度達到10.27%的最高點,之後呈逐漸緩慢下降趨勢。
對此,珩昱資本合夥人曹龍分析:“其實,流入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險資淨值一定是在不斷增加的,之所以在數據上呈現出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過去一段時間一級市場項目估值普遍出現大幅的下調,導致險資持有的股權類資產賬面數據有一定的縮水,同時險資運用餘額的整體盤子的在不斷增大的,這也導致比例上會有所下降。”
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保險業在股權投資額配置增速落後於資金運用餘額的增速。“從保險公司角度來看,在權益類資產中相比起股票和其他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收益和風險性其實差別並沒有特別大,反而是流動性上有明顯的劣勢,所以從保險公司角度也並沒有特別大的動力去大幅增加這上面的配置比例。其實,險資參與到股權投資很多時候是綜合其他額外需求來做的考慮,比如說一些戰略協同。”曹龍表示。
因此,對於股權投資的配置比例不會太大的變化,大概率會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對比歐美保險企業,在股權投資的資金配置也只有5%左右。比如全美最大的壽險集團大都會人壽(MetLife),截至2023年底其一般賬戶的4230億美元投資資產中,股權投資也僅佔4%。
穩定、持續纔是險資參與股權投資市場的常態
當然,隨着市場情況的供給變化,保險公司也會對VC/PE的資金配置比例有所微調。曹龍補充說:“險資不僅對管理人過往業績、管理規模等各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目前VC/PE的管理人有12000多家,但是真正能和險資匹配的可能只有前1%。另外在基金規模起碼要15億起步險資才值得看,但現在市場的募資情況,比如說哪怕一隻100億元的基金險資願意出50億元,另外50億元GP都湊不來。一級市場的市場整體的萎縮,符合險資要求的產品大幅減少,自然也會適當放慢節奏。”
這是險資的資金屬性決定的。保險資金的主要來源是保險公司收取的保費收入,在保險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體現爲負債。保險資金進行股權投資首要的目的是更好地服務負債端的收益需求和償付需要。保險資金在股權投資時重點圍繞預期收益率、風險、當期收益率等指標,在規模、收益、風險、期限之間作出平衡與取捨,最終滿足保險資金股權投資規模大、風險低、期限長的總體配置偏好。因此保險公司偏好“投大”,即投大項目,保險資金股權投資需要有一定的絕對投資規模,才能對整體的收益起到穩定作用。
過去每次保險資金政策鬆動,鼓勵保險資金入市,總會引起不少中小VC/PE機構的歡呼雀躍,但能夠獲得險資青睞的機構寥寥無幾。尤其是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國資背景機構受市場影響較小,反而成爲險資在市場上爲數不多的選擇。
總體來看,過去10年保險業資金運用餘額都在保持10%的年增長率,只要能夠對VC/PE行業的資金配置比例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每年也會是一個非常可觀的資金增量。也正是險資對市場短期波動較高的容忍度,使得其具備“耐心資本”的天然特性。但同時,穩定、持續的投入,纔是險資參與到股權投資市場的常態。
業內人士建議,對於市場上絕大多數VC/PE來說,期盼險資更應該謹慎地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