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噹快藥融資背後:18名股東退出、註冊資本減半 整體仍未盈利
6月8日,互聯網“醫療+醫藥”健康到家服務平臺叮噹快藥宣佈完成2.2億美元的戰略融資,叮噹快藥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文龍表示,通過本輪融資,叮噹快藥將推進實施“醫+檢+藥+險”的健康到家戰略,提供依託互聯網的多場景、一站式問診、購藥、慢病管理、心理諮詢等醫療醫藥服務。
叮噹快藥成立於2014年,以“28分鐘送藥上門的口號”被大衆熟知。天眼查APP顯示,叮噹快藥2020年10月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金額10億元,泰康人壽、海爾醫療、龍門投資聯合招銀國際招銀電信基金、國藥中金、軟銀中國等老股東共同投資,華興資本作爲獨家財務顧問。
但2021年5月20日,叮噹快藥運營主體叮噹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生多項工商變更,泰康人壽等18名機構股東集體退出,徐軍、俞雷、羅萌、於慶龍、馮鋼等11名董事/監事從主要人員中退出。俞雷此前擔任的職務爲叮噹快藥CEO,馮鋼爲東南事業部總經理,其他人員則主要爲機構股東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退出的股東中,泰康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中關村龍門基金投資中心、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祺瓴股權投資中心等股東是2020年12月31日的新進股東,距退出不到半年時間。
與此同時,公司註冊資本由9947.68萬元減半至5294.12萬元,同時公司經營範圍新增物業管理、出租辦公用房。變更後,叮噹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現股東爲4家叮噹系企業管理諮詢中心,以及董事長楊文龍本人。
此次變動引發業內關注,有分析認爲這是爲了上市而進行的股權架構調整,還有分析稱或是因爲業績沒有達到投資時的預期。6月8日,有最新消息稱,叮噹快藥最快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IPO,並且登陸美股市場的可能性較大。那麼,股東退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上市是否已經箭在弦上?對於這些問題,叮噹快藥相關人士沒有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
但據退出股東之一泰康人壽披露的《關於對叮噹快藥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減資的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公告》中顯示,叮噹快藥擬於境外上市,需調整股權架構以符合境外上市要求,故泰康人壽進行減資退出。
從純粹的垂類分類來看,叮噹快藥在國內尚無競爭對手,處於一個相對獨立的競爭環境。這或許也是資本看好它的原因。但綜合來看,醫藥電商領域競爭激烈,有以微醫、平安健康、丁香醫生、春雨醫生等爲代表的互聯網醫療,還有以1藥網等代表的基於供應鏈的醫藥電商,以及以美團、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代表的平臺和O2O模式,叮噹快藥在他們面前都不足以稱霸。
此外,與這些競品相比,自建線下藥店和物流配送團隊的做法讓叮噹快藥的商業模式顯得很重。
據悉,爲了進一步搶佔市場,2020年10月完成B+輪融資時,叮噹快藥創始人兼董事長楊文龍曾表示,融資主要用於加快公司“千城萬店”項目,計劃在2020年底新增10個服務城市,預計2021年全面覆蓋全國一二三線核心城市。
“叮噹快藥目前整體的戰略核心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爲在中國的核心城市建立純自營或直營店,通過線上投資、併購以及新開等方式搶佔核心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天津、濟南、杭州、南京以及成都;第二部分爲採取品牌授權模式,在國內縣級城市尋找合作伙伴;叮噹快藥與縣級市合作伙伴共同出資,將業務覆蓋整個城市。”久謙諮詢的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整體來看,叮噹快藥仍未完全盈利,但處於逐步減虧的態勢。”
“無法盈利是正常的,因爲叮噹的門店、員工以及配送團隊均爲自有,叮噹快藥的配送團隊僅配送叮噹快藥產品,每單配送成本比競品高好幾倍。”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幾年,醫藥O2O模式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消費者即時用藥的問題,市場潛力巨大。但由於沒有清晰、可持續的盈利模式,再加上網售處方藥政策尚未開放等難點尚未解決,叮噹快藥想要在競爭中尋求突破恐怕還需要一番努力。”
(編輯 崔漫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