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大廠“離職博主”,已經集體回去上班了

作者 | 爐爐

第一批大廠“離職博主”,已經集體回去上班了。

在擁擠的離職博主洪流中,大批嘗試了自媒體的底部小博主,發出一聲聲的共鳴——

“是我,裸辭電商失敗,要回去做牛馬了”;

“我也是,一直摸索,感覺好累”;

“這東西比打工更難吧,上限高下限低”

一個個成功返廠的博主們,在就業後如釋重負:

原來,曠野的盡頭,終究是軌道。

在小紅書上搜索“離職博主”,可以找到165萬+的結果。

他們的離職故事,比“說走就走的旅遊”還要瀟灑,彷彿現在是一個說“走人”就“走人”的時代。

“不捲了!”“10個贊就離職”……宣言多麼豪爽。

隨之而來的就是神州大地、曠野開闊。離職博主們,漫步山河之間,那鬆弛感美比詩畫。

百度百科甚至有人爲“離職博主”專門建立了詞條,將之定義爲一種“職業崗位”。

但這個全新的職業,似乎已經開始崩了。

在小紅書上,離職博主“chen朵朵”裸辭後,也曾做過重啓人生的美夢,但現實很快讓她清醒——

“替大家試過了,裸辭做自媒體不能重啓人生”。

自從去年七月在小紅書發佈一篇互動量過百的“離職話術分享”之後,她的人生就陷入了停滯。

今年五月,她表示離職之後一直沒有找到工作,自媒體賬號也數據慘淡,承認自己在錯誤的時間選擇了辭職。

這條筆記在擁擠的離職博主洪流中,宛如一條清流,很快引發了大批底部小博主的共鳴——

“是我,裸辭電商失敗,要回去做牛馬了”;

“我也是,一直摸索,感覺好累”;

“這東西比打工更難吧,上限高下限低”

而同時,那些成功返廠的博主,再就業後的如釋重負是肉眼可見的。

兩年前從大廠裸辭的小紅書用戶“林然筆記”,離職期間主要更新各大公司的財務報表分析,筆記內容是密密麻麻的數據圖表。

但今年三月畫風一轉,隨手拍攝的美食照片搭配雜思文案,開始周更“裸辭2年+重新工作第x周”的生活記錄。

從第一週她就感慨:

相比離職的時候,上班的自己沒時間焦慮了,更加充實了。

另一個已經裸辭一年半的博主“陳cc”曾經有兩個主號,一個酒旅路線,另一個是“自媒體成功經驗分享”。

然而,自五月起,前者開始斷更,後者靈巧轉型爲:

“gap後找工作心得分享”。

她在推文中說,並不是自媒體賺不到錢,此前的經驗分享號,也幾乎每篇筆記都在說“月入過萬”,但是重新上班之後,真的“好輕鬆”。

大多數離職博主,“出道即巔峰”。

十萬瀏覽上萬點讚的爆文之後,就是兩位數互動量的筆記,主打一個落差感。圖中的兩位博主在離職推文走紅之後,都迅速熄火。

事實上,對於他們而言,只有在離職的那一天、彼時爆的那一帖,他們才稱得上“離職”博主,之後的他們,都自發分化爲失敗/成功的旅遊博主、失敗/成功的vlog博主、失敗/成功的美妝博主等。

更多的博主,則是在離職爆文之後更新頻率日漸下降,直到最終陷入沉寂,背後的掙扎只有自己知道。

這條路,實在是太難太擁擠了!

離職博主這個“賽道”,已經被稱爲2024年最擁擠的賽道。離職博主們,普遍選擇了做自媒體。

但比起真正的專業自媒體,多少有點半路出家的味道。

比如母嬰博主、穿搭博主、職場博主、家居博主、留學博主、知識博主,這些“xx博主”,光從名字就能知曉,他們能提供什麼有價值的信息,解決什麼問題。

但是“離職”博主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呢?有網友真誠發問,“教你怎麼辭職嗎?”

在很多時候,其實所謂的大廠離職,只是一種標籤罷了。

離職博主的身份,尤其是大廠離職博主的身份,可以帶來某種“啓動紅利”。

崗位越香、越是擠破頭都難進,放棄它的時候賺取的流量就越大。“培養”了最多大廠離職博主的字節,在社媒熱度本身就是大廠第一梯隊。

早在2022年,就有過網購字節工牌只爲感受大廠格調的段子。對於互聯網人,“諾獎也就圖一樂,真實力還得是字節工牌”。

大廠流量相當於免費的“啓動資金”,爲了妥善利用,甚至出現了教人離職後怎麼蹭大廠流量的教學。

但是,在最初的100個贊就離職的狂歡後,那些10個贊甚至10個瀏覽量就離職的後起模仿者,顯然都是早就鐵定要離職了,只是臨走前發一條怎麼樣就離職的推文,順勢吃一波流量。

但起點的第一桶流量相同,並不意味就是同一“賽道”。

被歸類爲大廠離職賽道的萬粉博主“Claire茶仔”和“陳子淏”,在發現被掛後第一時間澄清,都表示已經“返廠”,而且吸粉靠的從來不是單靠“大廠離職”人設。

所謂賽道,兩個人存在競爭關係才叫在同一賽道,而實際上Claire主打的是職場經驗分享,教你怎麼賺大錢,子淏主打的是極簡生活,教你怎麼省小錢。

吃得好自媒體這碗飯的“離職博主”,少有一味炒作“離職”這個賽道的。

他們的成功不是因爲走時多豪橫,而是因爲走後,卷得狼狽。

Claire茶仔個人簡介裡兩次提到自己的“打工人”身份,而“陳子淏”自稱“社畜”。他們的筆記風格和“離職”這個詞在當下語境所暗示的“鬆弛感”毫無關係,更多是“拼命搞錢”的能量感。

"離職"博主最吸引人的“自由”,如今看來也是迷思。博主博主,我的博客我做主,沒有剩餘價值剝削,給自己打工,聽起來很自由。但是一旦做起來了,也還是免不了爲運營、爲平臺、爲MCN打工的命運。

播客“獨樹不成林”曾在一期名爲《社交平臺風氣因何變差?審覈、盈利還是用戶下沉》的節目裡提到,在某個有三百多人的小紅書博主和運營羣中,粉絲再多的kol都要聽從運營人員發號施令,遵照每週熱點話題、依照羣裡的通知規定、按照一定頻率發佈內容,還有考覈標準和“促內卷”的獎勵機制。

“換個地方打工”的本質,與“爽文劇本”的皮囊,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也是炒作“離職博主”概念的毒性所在。被職場摧殘的衆人看着別人離職後的田園牧歌,不免動心,卻不知其中深淺。

爲什麼說有毒呢?離職博主紅火一時背後,更深遠的影響還在廣大受衆羣體裡發酵。

比如,還真有中毒至深的網友,看博主裸辭,於是自己也裸辭——

不出意料,結果一年多都找不到工作。

與此同時博主那一頭,還有順勢賣課教人怎麼當離職博主的,把人往火坑裡推。

從39一份的《0-2w粉實戰手冊》,到上百元的“內部資料”和“鏡囊秘籍”;打表計費的一對一輔導半小時兩百;一次付款“終身陪跑”的“訓練營”價格高達三千。

是的,都知道當離職博主不賺錢,但是教別人當離職博主賺錢。

有的博主會給出具體的建議,而有的只教營銷的“底層邏輯”,賣的是欣賞成功博主的思維模式的機會。

前段時間,官媒1818黃金眼就打假了某自媒體培訓。“交24萬學費,點贊只有個位數”,一心想着“獨立”,結果被割完韭菜的粉絲滿臉問號。

可以理解,在如今的就業環境,許多人有了搞副業、靠自己謀生的願景,將來無論是幹不下去了還是被“優化”了,都好有一條退路。

但退路不是出路,更不是通向曠野的坦途,主動辭掉工作擠入自媒體賽道大幹一場,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癡人說夢。

前文提到的茶仔和子淏無疑是“最大贏家”,工作副業兩手抓。

在入職字節之前,茶仔就已在小紅書上有一定的粉絲基礎了,畢業、面試、實習、找工作她都在小紅書上全面記錄,本質上是一個不溫不火但是真誠有趣的打工人成長博主,一直在積極面對生活,積極搞錢。只是離職這一條戳中了情緒點,剛好爆了而已。現在她在一家芯片公司工作,自稱收入比在字節的時候還高;與此同時副業(職場博主)收入也在穩步提升,甚至有超過主業收入的趨勢。

不過,大多數裸辭人不是她這種接地氣的“求生者”的心態,而是穿着“避世者”的長衫。

“大廠離職博主觀察員”收集了許多最新“擠入賽道”的字節離職博主,他們有的想做讀書博主,大多數準備去旅行。

能幹自媒體的,不辭職、不上課、不拋下一切,也能幹;幹不了自媒體的,除了“Lucky515”這種返廠時可以靈巧轉化gap year經歷爲己用的,辭職旅遊就真的只是逃避一下現實,順便在社媒上更新動態博路人認可罷了。

“離職博主”賽道不是賽道,充其量只是一場流量狂歡。這一點要切記。

離職後,每個個體都面臨着不同的抉擇,唯一不變的共同點,就是0成本靠“離職”二字收割流量的心思。

最後,該回去上班的,還是得回去上班:

體驗曠野之後,迴歸軌道,纔是絕大多數打工人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