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麪包大使”:跨越半個地球的夢想傳承
新華社瀋陽4月2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彭卓)八十年前,德國西北部奧爾登堡小城,麪包師貝納爾·萬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前夕,關閉了自己的“萬派麪包房”。
八十年後,貝納爾·萬派已安息天堂。而幾萬公里之外,又一家“萬派麪包房”平地而起:萬派的曾外孫亞歷山大·摩根,將祖輩味道帶到了地球另一端——位於中國東北的瀋陽。
“麪包房的標誌,來源於我母親萬派家族的徽章。”身高一米九、面容俊朗的摩根說。
2008年,在兩位中國同學的邀請下,摩根來到北京觀看奧運會,停留了6周感受中國。“那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感覺非常好,當年10月直接飛來北京,決定在中國定居發展。”摩根說。
在北京一家德資企業工作一年後,摩根來到瀋陽分公司。2012年他辭職創業,開了第一家“萬派麪包店”。“對於德國人,麪包是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主食,更是最能勾起思鄉之情的東西。”摩根說。
在瀋陽這座有着中德產業園的工業城市,棲息着八百餘名德國人士,隨着近年來中德合作的不斷加深,這一羣體呈現擴大趨勢。“我初來瀋陽時,看到有德國朋友去北京出差時,找到正宗德國麪包店買一大旅行箱麪包。我意識到,這是一方充滿機遇的土地。”摩根說。
傳統黑麪包、扭結麪包、果醬麪包……從一間五平米的小屋起步,摩根開始了他的“麪包征程”,“第一桶金”如期而至。
五年來,“萬派麪包房”從一方小蝸居發展到4個城市4家門店,並晉升爲數家高級酒店的供貨商,單家門店的麪包月銷量高達兩萬個,香腸、啤酒、果醬等周邊產品也備受歡迎。
格子桌布、風景掛畫、紅白相配的噴漆牆……由摩根母親設計的室內裝潢使得這家麪包店充滿異域風情。麪包店門口的大熊貓照片以及“老闆可以說漢語”的指示標牌,又爲之增添了一絲中式萌態風情。跨越數千公里的東西文化,在這方面包天地有機融合。
“這隻名叫寶寶的大熊貓,是在德國生活的大熊貓,也是我的 吉祥物 。”摩根說,“2012年打算在瀋陽開面包店前夕,我在柏林動物園看到它不顧身邊的水果和蔬菜,捧着德式扭結麪包專心啃,連吃兩隻,簡直停不下來。當時我就覺得,這是個好兆頭!”
從味蕾旅程到母國風情,從國度文化到家族信仰。在“萬派麪包房”這方天地,摩根還成立了“德語角”,講授德國文化,爲中德民間文化交流穿針引線,一些德國工程師在這裡找到中文教師,一些中國學生也遇到了德語練習夥伴。
“能夠成爲德國 麪包大使 ,搭建中德民間交流的橋樑,是我的榮幸和樂趣所在”。摩根說。
“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是我從小到大的願望。”摩根說。萌發於威悉河畔的童年之夢,橫跨半個地球,變成了如今身邊的現實。歷經前半生的環球遷徙,摩根最終落腳瀋陽,在這方土地娶妻生子,夢想成真。
“這裡就是我的家,是我環球旅行的終點。”摩根說。
八十年前的波德平原,連綿戰火奪走了貝納爾·萬派的“麪包夢想”;八十年後的中國東北,摩根建造了屬於他的“麪包帝國”,秉襲了家族風味。
時光流轉,味道如初,源自麪包的夢想,跨越半個地球,終於再次相遇傳承。
(原標題:德國“麪包大使”:跨越半個地球的夢想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