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在反什麼? 2大重點看黑箱程序、歷史課綱爭議

▲吳思華沒下臺,反課綱兵分兩路襲擊教育部、內政部。(圖/記者語羚攝)

記者陶本和/綜合報導

反課綱北高發言人、莊敬高職林冠華燒炭自殺身亡,30日晚間10時,反課綱微調羣衆上百人到教育部前哀悼。隨着抗爭情緒逼近沸騰,但「反課綱到底在反什麼?」質疑學生作爲的聲音也接踵而來。

據現場民衆描述,仍有許多學生、社會人士私下詢問,爲什麼要反課綱?是在反什麼?不過還是爲反政府而反,先入爲主的加入抗爭的行列,以表示支持學生。所謂黑箱程序的來龍去脈,以及課綱調整內容到底至怎麼一回事?以下爲課綱事件起源,以及最受爭議歷史課綱內容整理:

課綱事件起源:

2014年1月,時任教育部長蔣偉寧以「錯字勘誤、內容補正及符合憲法檢核」爲由,以行政手段召開「101課綱微調」會議,由臺大教授王曉波爲首,召集10人的檢核小組,並於1月底通過微調案。

不過,因爲有些人認爲臺灣歷史修改幅度甚大,有傾中的現象,加上臺灣人權促進會在2014年2月7日向教育部申請提供12年國教課程審議相關紀錄委員記名投票單,教育部以政府資訊公開法規定爲由,拒絕提供。

2014年3月10日,臺灣人權促進會認爲教育部的課綱調整程序不透明,也不願意公開會議紀錄,向行政院提起訴願,不過行政院認同教育部的處理,駁回訴願,同年10月24日,臺權會提起行政訴訟,臺北高等行政法院於2015年判決教育部違反《政府資訊公開法》敗訴,進而引來社會的軒然大波。

權會等團體勝訴後,便開始陸續在教育部前抗議,要求撤回2014年通過的微調課綱,抗爭至今越演越烈。

針對程序問題,教育部長吳思華迴應,行政院沒有考量課綱審查涉及高度教育專業,政府資訊公開,國會行使調查權須組成調閱委員會或調閱專案小組,經院會決議才能調閱,他解釋,如果人民可以要求政府機關提供審查過程進行直接監督,與立法院行使政府資訊調閱權,顯然不相當。

吳思華也說,不公開的資訊只有課綱委員的名單和發言內容,目的是要避免委員受到干擾。

▼反課綱學生攻佔教育部,天慢慢亮了。(圖/記者張一中攝)

課綱爭議內容:

外界針對課綱內容將「中國」名稱改爲「中國大陸」,提出有矮化臺灣的質疑。對此,教育部迴應,是以符合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關於日本「統治」改爲「殖民統治」、加入婦女被迫做慰安婦、接收臺灣改成光復臺灣、鄭氏改爲明鄭,以及清代改爲清廷的部份,遭到質疑是中國統治本位,都有去臺灣化的嫌疑。

▼教育部103課綱微調重點。(圖/記者楊佳穎制,文/教育部提供)

以下,就最受爭議的歷史課綱,列出四個單元,包括早期臺灣、清朝統治、日本統治、當代臺灣,來了解課綱微調到底調整了哪些內容?

一、早期臺灣

1.「國際競逐時期」改成「漢人來臺與國際競逐時期」

2.「鄭氏」改成「明鄭」

3.荷西「治」臺改成荷西「入」臺

4.刪除「漢人、日本人與原住民接觸」

5.刪除「濱田彌兵衛」與「麻荳事件」

6.加入明代顏思齊鄭芝龍來臺

二、清朝統治

1.將「清代」改爲「清廷」

2.「中法戰爭」部分,強調「臺灣在劉銘傳的領導及民間如林朝棟等的支持下擊退法軍」

3.說明清廷在臺灣的「現代化建設」如電報、教育和鐵路,使臺灣成爲當時全中國最先近的省分

三、日本統治

1.將原有「日本統治」改爲「日本殖民統治」

2.加入臺灣與甲午戰後晚清變法運動與辛亥革命之互動,包括孫中山來臺尋求支持,以及臺人蔘與革命及中華民國之建立說明,以及對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爲

3.淡化日本對臺建設內容,增加殖民政府對臺灣人民經濟與土地的侵害,以及多數貿易由日本商社壟斷

4.強調中華民國宣佈對日抗戰,並聲明廢除馬關條約、抗戰中軍民死傷慘重,以及臺人李友邦等赴大陸參與抗戰

5.加入「婦女『被迫』做慰安婦」

四、當代臺灣

1.「光復」取代「接收」

2.增加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內容,並敘述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與臺灣代表的參與

3.「二二八」事件簡化爲發生背景、過程與影響,且變成重點內容,從過去次要的說明欄,提升爲重點層級標題欄

4.刪除「簡述中華民國政府從代表中國到外交孤立的歷程」

5.移除「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與環保問題」,強調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臺海對峙、八二三炮戰、反共政策與白色恐怖、保釣運動

6.說明十大建設、科學園區資訊業的發展;並介紹此階段重要經濟政策的推手如孫運璿

7.述此時期兩岸關係的演變及具有影響性的重大事件,從三不政策、開放探親、國統綱領、辜汪會談、飛彈危機到世界分工體系下的兩岸經貿關係。

至於白色恐怖,教育部調整公民與社會科的內容,從原本的「蔑視人權的歷史教訓,例如:我國的白色恐怖、良心犯、德國納粹等」舉例部分,修正爲,「蔑視人權的歷史教訓,例如政府濫用權力對人民的迫害,以及殖民政府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以概括性說明取代原課綱明確的舉例限定。

▼反課綱學生31日開闢衝入教育部出入口、在廣場前抗議,周邊許多反對海報。(圖/記者陳弘修攝)

►►►關注2016,邀請讀者加入《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