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藝術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
作者:錢淑芳(內蒙古自治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
內蒙古藝術創作工作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引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集中出臺促進藝術創作、繁榮藝術發展的相關政策,如出臺了《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烏蘭牧騎事業發展的意見》《內蒙古自治區重大主題文藝精品創作指導意見》等。在這些政策的引領和推動下,創作出一批內容廣、質量高、樣式多的主旋律作品,促進藝術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
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推出藝術精品。聚焦“中國夢”主題,圍繞改革開放40週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建黨100週年等重大節點進行主題創作。各地區各部門精心組織系列主題宣傳,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講好內蒙古故事。許多具有品牌效應的藝術作品榮獲國家級大獎:歌舞劇《我的烏蘭牧騎》入選2018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十大劇目;舞劇《草原英雄小姐妹》獲得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2019年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情景歌舞《草原上的烏蘭牧騎》榮獲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劇目金獎;2020年,舞劇《騎兵》獲得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在國家和自治區藝術政策的引領和推動下,廣大藝術工作者組織專業團隊、發揮專業優勢進行創作,這些藝術品牌和作品在推進建設祖國北疆亮麗風景線、綠色內蒙古、幸福內蒙古等方面作出了應有貢獻。
思想與藝術結合,豐富表達樣式
藝術創作應堅持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內蒙古主旋律藝術創作注重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追求藝術的多樣化表達。大型馬舞劇《千古馬頌》以“蒙古馬精神”爲立意,通過講述牧人之子的成長,折射出蒙古族人民守望相助、砥礪奮進的偉大曆程。藝術上,注重多元素表達,將舞蹈、器樂、雜技表演以及蒙古族歌舞樂等元素融入數字模擬技術。大型民族舞劇《騎兵》,在形象設計、動作設計以及舞美技術方面實現技術與藝術的結合,表達了深厚的家國情懷與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對傳統主題不斷進行創新,豐富其藝術樣式,實現跨媒介表達。圍繞“草原英雄小姐妹”“國家的孩子”“內蒙古騎兵團”等相關主題,在影視、美術、歌曲、舞蹈、雕塑等藝術形式上着力突破。在“紅色百年內蒙古”項目中,很多正在進行的藝術創作都是對傳統主題進行的創新性表達。
從“面對面”的舞臺表演,到“面對屏”的影視傳播,再到網絡媒體的交互傳播,主旋律藝術作品要實現感染人、教育人的效果,必須通過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實現多媒體傳播。
例如,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的微信公衆號,不斷推出精彩藝術作品。疫情期間,歌曲《方向》、器樂曲《弦舞靈》、視頻作品《小諸葛失算》等,讓人們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雲欣賞”,緩解焦慮情緒,增強戰疫信心。在“B站”“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上,“內蒙古藝術”“網上烏蘭牧騎”“千古馬頌”等官方賬號相繼開通,通過短視頻形式傳播優秀的內蒙古藝術作品。
2020年8月9日,內蒙古2020“打贏脫貧攻堅戰”暨“弘揚蒙古馬精神”主題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展在內蒙古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是新時代內蒙古自治區藝術創作和藝術發展的真實寫照。內蒙古藝術主旋律創作紮根本土、深植時代,正在創作出更多更好爲人民羣衆喜聞樂見的精品力作,以優秀的作品展現和引領時代精神。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15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