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西農民到“大唐戰神”,歷史上的薛仁貴,這些戰功少有人知

唐宋時期,山西人才輩出燦若星辰。

無論是文化詩人,還是武將名流,在當時都光耀着一個時代。

今天,文史君和大家聊一聊“大唐戰神”薛仁貴。

看過影視劇《薛仁貴》的讀者,估計對薛仁貴的生平都略有了解。

薛仁貴是唐太宗後期、唐高宗時期偉大的武略奇才,關於他的生平和歷史上的關羽比較相似。

關羽從伍之前是走卒賣棗的一凡人,薛仁貴從兵之前也是種地的一農民,甚至30歲而立之年還在種地。

關羽得遇劉備之後,纔開啓他的開掛人生,爲蜀漢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薛仁貴應徵兵募之後,東征遼東一戰封神,也開啓了他的輝煌生涯。

關羽從小喜歡練武,熟讀春秋,懂得大義;薛仁貴也是從小繼承先志,熟悉武藝,而且善讀詩書,頗富文采。

文獻記載,薛仁貴,名禮,字仁貴,生於隋朝大業九年(公元614年),絳州龍門人,今山西省河津縣境內。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名將,卒於683年,年近古稀。

薛仁貴祖上薛安都,是北魏將領,到了父親輩已經家道中落。據傳薛仁貴天生神力,平日裡飯量驚人,武藝超羣。

他一生在軍事、政治上於大唐有卓絕功勳,衆口相傳的英勇戰績有“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功勳赫赫的大唐神將,直至30歲而立之年的時候還是一位農民。

他天生神勇,又是如何走上人生巔峰呢?

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大將張亮、李勣率領水、陸十萬大軍出征高句麗。

爲此,將軍張士貴爲了遼東戰事,特意在河東道所在的絳州(在今山西)開展募兵。

當時薛仁貴還是農民種田爲生,並準備將其父親的墳從外地遷回到故土。其父親在隋末動盪中早逝,且流落在外鄉。

當時薛仁貴妻子柳氏看到皇帝的招兵告示後,就語重心長地勸薛仁貴說:

薛仁貴聽了柳氏的話後,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棄農從軍,攜帶兵器、馬匹投入張士貴帳下。並且得到了這位伯樂賞識,奔向遼東前線。

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親赴高句麗戰場。

那日,張士貴的部隊在安地和高句麗的大軍相遇,唐軍將領劉君邛被圍困。

情況危急,無人敢救,這時候薛仁貴挺身而出,單槍匹馬趕到,大喝一聲,躍馬向前,將高句麗的將領斬於馬下。

這與關羽溫酒斬華雄的場景何其相似。

薛仁貴的這一舉措一下子就征服了李世民。李世民也是身經百戰的過來人,看到這樣的英雄愛不惜手。

於是後賞薛仁貴,比將其提拔爲將軍。

李世民的意思是得到薛仁貴比得到遼國還開心。果真是英雄相惜。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麗發生內亂,唐高宗再次出兵,打算一鼓作氣消滅高句麗。這時候薛仁貴已經成爲能夠獨當一面的猛將。

薛仁貴身先士卒,率軍攻佔南蘇、木底、蒼巖、扶余等城。高句麗滅亡後,唐朝在當地設置州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任薛仁貴爲第一任都護。

到了唐高宗時期,唐高宗也是位野心極大的皇帝,喜歡開疆拓土。

這時候薛仁貴依然備受尊重。薛仁貴先後平遼東,徵突厥,滅鐵勒,戰吐蕃,且殺伐決斷,一點兒都不拖泥帶水。

值得一提的是,唐高宗龍朔元年,公元661年,薛仁貴在參與征討西突厥、契丹與奚族的戰爭後,率領唐軍繼續奔向天山一帶,討伐九姓鐵勒。

兩軍相遇於天山腳下,九姓鐵勒擁衆十餘萬,非常自信。

這時候有三名小將跨馬來到陣前耀武揚威。薛仁貴二話不說,拿起弓箭,連發三箭,弓如霹靂弦驚。

剎那間,三名鐵勒小將應弦而倒,九姓鐵勒其他將領見後紛紛下馬請降。這就是經典的“三箭定天山”。

開耀元年,公元681年,薛仁貴已經年近70,唐高宗的身體也是一日不如一日。

那時瓜州(今甘肅酒泉)經常有動亂,唐高宗無奈,只好請薛仁貴出山,於是薛仁貴領命,接受了鎮守瓜州的任務,也踏上人生最後一段征程。

史書記載,公元683年一日,突厥人寇邊,進入薛仁貴管轄區域。突厥人對着唐軍大聲喝道:“唐將爲誰?”唐軍爲首的將領冷冷道:“薛仁貴。”

突厥人半信半疑地問道:“吾聞薛將軍流象州死矣,安得復生?”

這時薛仁貴摘下頭盔,雖然年邁,飽經滄桑的臉上依然剛勇外露,突厥人見後大驚失色。有的受降,有的逃竄。

薛仁貴揮刀進攻,這是他最後一次衝鋒,也是史詩般的謝幕。

此戰唐軍大獲全勝,斬首萬餘級,獲駝馬牛羊三萬餘頭。也就是這一年,年逾古稀的薛仁貴病逝於大唐邊疆。

讀者們,關於“大唐戰神薛仁貴”,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觀點,請轉發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