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車企的幾十年經驗,電動車爲何還落後新勢力?
你是否發現這樣的情況:
過去我們買車時,老牌廠商總是首選,
因爲覺得積累豐富,幾十年造車的經驗擺在那。
但到了新能源時代,這個邏輯似乎變了,越來越多的人更傾向於選擇新勢力品牌。
數據也證實了這點:
譬如從2024年11月的情況來看,理想賣了4.87萬輛新車,小鵬賣了3萬輛,蔚來也賣了2萬輛。
而寄予厚望的東風嵐圖和上汽智己,這兩家加起來,才賣了2萬輛的樣子…
明明這些車企的底蘊豐厚、實力強勁,爲什麼在“電車領域”還幹不過新勢力呢?
今天就跟用一篇文章,給大家聊聊這件事。
提到這個問題,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爲:
傳統車企跟不上,是因爲他們太“老實”了,不懂營銷,更不懂怎麼討好消費者。
但凡解開束縛,憑几十年的積累,豈不是“秒殺”新勢力?
聽着似乎有道理。
事實卻是,這些車企並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老實”,甚至有時還“過於大膽”。
以智己汽車爲例,它的幾次營銷不僅做得不錯,甚至還“過了頭”,一度引發巨大爭議。
所以,談營銷不給力,顯然站不住腳。
真正的核心問題,其實在於“內部太過臃腫”。
說白了,就是這些車企的組織龐大、關係複雜,反應遲緩。
譬如早就該成立自己的高端新能源車品牌,結果拖到2020年前後才姍姍來遲。
成立得慢也就算了,內部還一堆桎梏,根本放不開手腳。
用朋友的話來說就是:
“他們很早就計劃發力電車市場,以對抗比亞迪和新勢力,可內部流程實在太漫長了。”
有時候,一項決策在內部得繞幾個彎——先過內部層層會議,再提交到股東會和董事會…
反覆權衡了幾個月,又發現了新問題。
等到糾結要不要自主研發以後,一討論又是大半年,最後還是停留在“研究方案”的階段。
就這樣的效率,怎麼可能跟新勢力拼?
畢竟,別人上午發現一個需求,下午就定下方案推進了。
而傳統車企的週期一拖再拖,等研發生產完成,市場風口早就變了。
諸如大衆、豐田、本田也是這樣的問題。
不是他們造不好電車,而是太“重”,內部反應太遲緩。
更無奈的是,這些車企的內部還存在很多阻力。
因爲電車這個業務是要燒錢的,要培養市場的…
這一整個過程中,給誰做,獎金怎麼發——這些都是難題。
說到底,錢給多了,利潤部門的品牌就不樂意了;
錢給少了,3tjy.happypool-photo.com電車業務又做不起來…
此外,早些年裡,他們還害怕電車影響油車銷量,不讓電車“太有性價比”。
就這麼一來一去,相互妥協,肯定很難做好這件事。
除此以外,過去的成功經驗,也成了他們的束縛。
說白了,供應鏈想要徹底改造,去適配電車的需求,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畢竟,他們很多優質的供應商,之前都是做發動機、變速箱的,有過多年的合作基礎。
要他們去適應電車的業務,可能沒那麼容易!
至於拋下他們,那就更難了:
因爲很多合作公司,就是自己的“子公司”;有些公司,還是領導的關係戶…
這種盤根錯節的關係,短時間內理清都難,更別說重新改造了。
當然,拋開這些內因不談,外因也不容忽視。
所謂的外因就是,看上去油車和電車差不多,只是“三大件”變了而已。
但實際上,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因爲核心部件都變了,驅動模式,驅動方式也徹徹底底地不同了。
說白了,油車是機械驅動,講究的是機械配合;但電車是軟件驅動,所有的模塊都靠代碼。
但傳統車企軟件編程,代碼控制方面的經驗嗎?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非常薄弱,和互聯網公司沒法比!
也正因爲如此,小米這樣的公司選擇去造車,才能在短短時間內取得巨大的成功。
因爲別人軟件這一部分已經沒問題了,造車可以說成功了一半。
至於硬件?找個成熟的代工廠,挖一批專業人才,一切就水到渠成了,不是嗎?
說了這麼多,總結來下來就是:
傳統車企幹不過新勢力,不是底蘊不足,而是他們“太重”,“太慢”,束手束腳。
而反觀新勢力,輕裝上陣、反應靈敏,可以及時調整…
再加上軟件方面的優勢,自然就跑得更快了。
但說誰勝誰負,其實還太早。
因爲繼續跑下去,說不定傳統車企也能彌補短板,強勢逆襲!
你覺得有這種可能嗎?大家可以聊聊各種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