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臺中「建國市場」保存老味道 男大生17個月拍4000張影像 

▲原建國市場的「壽命」只剩下一個多月了(圖/翻攝自YouTube)

記者蘇黃詩聞/採訪報導

「當市場離開了,你我熟悉的生活又剩下什麼了呢?」臺中新建國市場將於9月20日開幕,意味1972年迄今的原建國市場要畫句點。就讀臺中教育大學大生李其霖和他的搭檔白勝文耗時17個月,拍下4000多張照片,穿梭在市場各個攤商角落,要保存最純粹的「臺灣味」及建國市場的「獨特美」。

自去年(2015年)3月成立以來,由中區再生基地總監蘇睿弼老師發起「建國市場224號田調團」。李其霖說,建國市場在臺灣的市場生態中是「相當獨特」,全臺找不到第二個跟他一樣大的傳統市場,除本體擁有的701攤,外面的衍生市集加起來快2300攤左右,「是臺灣獨一無二的市場生態」。另外,在記錄過程中發現建築設計、市場性質、營運模式都有「獨特美」,就建築設計這塊而言,「在民國61年的臺中,就有一座菜市場擁有一座電扶梯」,在當時只有少數的百貨公司才能擁有。

▼建國市場的樣貌。(圖/翻攝自YouTube)

「臺灣文化中,最爲美麗且溫暖的人情味,在傳統市場裡一直存在着」,李其霖回憶起踏入市場第一個遇見的「蘭花阿姨」,從初期到現在都很熱情的招呼我們,甚至是徹夜記錄後的早上,只要遇到她,就會被招呼一聲「最熟悉的呼喊」,她很在意我們的功課工作狀況,也在乎夥伴有沒有時間休息吃飯,「噓寒問暖,是我們之間的常態。」

耗時17個月多少會碰上挫折,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建國市場是一個批發市場」,所以攤商們非常忙碌 (從早上3點工作到下午),所以在記錄初期很難有一定的進展 ,只能以側面的拍攝來做一個紀錄,後來因爲有市場阿姨們的協調,纔能有所進展突破,但「正是因爲它的獨特及傳統市場不可抹滅的人情味,纔有繼續記錄的動力。」

▲市場有「廉價美物」等醒目標誌。(圖/翻攝自YouTube)

事實上,45年曆史的建國市場,腹地狹小及規劃不當,造成市場內外環境髒亂壅擠。而在臺中市火車站都市更新及鐵路高架化政策下,纔將位於東區建國市場搬遷到臺糖專用區「市 116」市場用地,藉由安全、舒適之休閒購物環境與便利之停車空間,發揮傳統零售市場功能,並配合時代變遷因應不同族羣之需求,跳脫目前零售市場的缺點及不良環境,賦予傳統市場兼具現代化之功能,並預定於9月20日開幕。

新建國市場的開幕,也是舊建國市場的道別!17個月的紀錄、4000多張的影像化成「建國前半生‧建國市場展」,希望能喚起臺灣大衆對於傳統市場的關注,更「透過建國市場來看臺灣市場」。

建國前半生‧建國市場展展覽資訊預計展覽日期:8/18~9/11策展人:蘇睿弼、陳文哲、白勝文、李其霖主辦單位:建國市場224號田調團共同主辦:中區再生基地、街區實驗室展覽內容:以市場文化與市場人生活爲設計主軸佈置出十三個主題進行展覽,希望能以最接近常民的生活文化,搭配多項活動、行動論壇等方式,帶出建國的獨特魅力

募資專案網址:https://www.flyingv.cc/projects/13840

影片取自YouTube,如遭刪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