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訂單暴漲的苦惱:航運費用也漲了數倍
“我們以前一個貨櫃到印尼是300美金,現在漲到了2000多美金,漲了六七倍。”
義烏市天鵬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樓磊最近有點苦惱。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嚴重缺集裝箱和艙位,海運的費用在過去一個月裡“水漲船高”。面對着旺盛的出口市場,不少出口商不得不選擇等待和觀望。
“有的貨櫃總價值可能就5萬~6萬元人民幣,運費都漲到數萬元了,讓成本直接增加了3成!”樓磊坦言,最近海外市場需求確實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反彈,但由於成本高、訂艙位和集裝箱難找,提前訂了一個月了,都還沒有船公司過來,導致他們公司的業務量被壓制着——本以爲會隨市場增加的生意,實際卻同比下降了三成左右。
因爲聖誕節,以往的此時都是每年的出口旺季,但用樓磊的話來說,訂艙量是比以前更多了,但更多的是無效的電話溝通,出口量並沒有相應增加。
訂單暴漲、供應緊缺
與之對應的,是在6月迎來海外需求復甦的自行車行業於近期迎來了又一次高潮。
根據國際電商平臺ebay後臺的數據,今年11月以來,不管是美國站還是英國或德國站,自行車繼續保持該平臺增長最快的品類之一。事實上,早在今年一季度,中國賣家的自行車及相關產品的銷量就在eBay的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站增長了近30%;而在eBay的前述三站和澳大利亞站,電動踏板車的銷量增幅更是分別高達140%和120%。
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則顯示,自行車行業連續6個月實收GMV(成交總額)超過100%增長,10月份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了220%。據上海鳳凰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總經理駱掠稱,目前公司在手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7月。
蘇州猛獅智能車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蘇州猛獅”)總經理曾憲勝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早在3月,全球電商平臺就呈現出了自行車需求上漲的跡象——“環比翻了一倍”,到了5月,海外線下門店陸續開張、港口開放,出口量一下子釋放,形成了爆發式增長。
定位中高端電動自行車的蘇州猛獅,主要的出口目的地爲歐美市場。按照曾憲勝的說法,電動自行車市場近年來本身的出口額就在以每年25%左右的速度增長,而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以電動自行車替代公共交通出行。他認爲,不管疫情是否緩和,市場的認知已經提高了,因此市場需求將會持續增長。
全球綜合數據資料庫Statista最近的調查稱,因爲疫情,85%的美國受訪者認爲,使用自行車通勤比人羣密集的公共交通更安全。越來越多家長購置兒童自行車,幫助小孩消磨時間;愛好者也趁居家隔離時進行自行車維修和保養。
然而,雖然蘇州猛獅收穫了“超過去年3倍”的下單量,但上游供應鏈的擠兌情況越來越嚴重,“有些配件要到明年8~9月纔能有貨,有些連交期都沒有”。
“6月那會兒供應鏈還沒有瘋狂,現在已經傳遞到了上游。”曾憲勝對第一財經表示,“鋁合金的焊接、車籃、車架等零部件的短缺都很嚴重,整車廠都在催料的路上。”
除了自行車市場持續火熱,小家電、筆記本電腦、手機、健身器材等與“宅經濟”相關的產品也在聖誕季保持旺盛需求。
對於生產週期較長的產品而言,市場的突然變化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生態的平衡,從而導致供應鏈效率降低。正如曾憲勝所說,上游也缺材料,而供給整車廠的原材料可能只有70%,這會讓最終的成品產出增幅,不如上游供應鏈增長的那麼大。
在疫情的多重因素疊加下,出口型製造商們面臨的難題遠不只是上游的供應不足。
“我們都算老客戶了,但運往美國的航運費也漲了三成以上,對英國的還要漲更多,因爲大家擔心英國脫歐後可能會收雙層關稅,所以也在搶出訂單。”曾憲勝表示,訂船也變得很難,週期明顯拉長。
貨代忙着找箱
在出口“爆單”下承受壓力的,還有國內大大小小的貨物代理公司。
上海一家大型貨物代理公司的宋晴迎來了旺季中的最忙季。
“我們今年特別忙,要幫客戶找艙位,還要找箱子,有時候好不容易有艙位了,卻找不到集裝箱。”一直到下班纔有空聊兩句的宋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受疫情影響,船東爲了削減成本在上半年停掉了部分船隻,沒想到最近海外市場一下子恢復了,特別是從中國出去的貨物量顯著上漲,而船隻及人工的恢復未能及時跟上,於是便出現瞭如今供不應求的局面。
加劇供不應求局面的,還有疫情背景下各地港口的防疫流程和用工緊縮,比如到港後要觀察14天或者做相應的核酸檢測等,都讓清關速度放緩,也直接導致了集裝箱比以往更長時間地“堵”在了海外。
另外,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亞歐大陸橋與國際班列服務中心國際事務高級協調員楊傑認爲,疫情導致歐美的貨源無法及時拓展,致使我國出口增加,集裝箱隨出口貨物到達國外後卻無法及時返回,也是引發國內缺箱、國外大量空箱在港口和場站堆積的原因。
供不應求之下,漲價顯得順理成章。
“跳價特別厲害,運到北非的運費已經漲到上萬美元了,每個禮拜都在漲,現在基本是要多少就給多少。”宋晴表示,有的船運公司甚至用起了搖號的方式。
在這種供應短缺和漲價的影響下,宋晴他們和樓磊一樣,實際的貨代業務量也沒有出現往年的增幅,和激增的市場需求相比,出口量並未同步釋放。
船運也忙但賺得不少
作爲國內一家大型船運公司負責設備供應的工作人員,不直接對接客戶的林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我們現在是發動一切資源去挖掘箱量,包括加緊維修壞的箱子,去市面上挖掘可以租賃的箱子。”林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集裝箱製造廠的新箱訂單早已經下滿,“要訂至少要到明年春節後了”。
雖然近期是慣常的出口旺季,公司會有一系列的應急預案,但今年市場和供應端的特殊情況,仍然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壓力高企的同時,海運企業利潤暴增。
11月20日,航運板塊大漲,其中,寧波海運(600798,SH)、中遠海特(600428,SH)、中遠海控(601919,SH)漲停。
另據外媒報道,全球最大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三季度淨利潤增長83%,一個月內第二次上調全年盈利預期,德國航運巨頭赫伯羅特也預計今年盈利增速將超50%。(文中宋晴、林喬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