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山三會江澤民 致力統一
1990年,沈君山(左)與江澤民於中南海晤談。(翻攝自《浮生後記》)
1984年8月15日,沈君山(左)向甫下飛機的方素敏(右)透露,因美麗島事件入獄的林義雄已假釋。(本報系資料照片)
清大奕園於2013年6月落成,「奕亭」2字出自於清大前校長沈君山手書。(清大提供)
新聞分析近期臺灣多位重量級學者離世,從本土心理學一代宗師楊國樞、憲法大師胡佛,到昨日病逝的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不但學術成就斐然,也在威權轉型的關鍵時刻勇於發聲,不畏強權。胡佛、楊國樞成立「澄社」,批評國民黨,更呼籲結束動員戡亂;沈君山則在美麗島事件中力呼槍下留人。在兩岸主張上,他們都認爲臺灣應主動影響大陸、商議統一;1990年國統會成立時,沈君山也出任委員。他們爲黨外發聲,致力兩岸和解,畢生尋求兩岸統一之路。如今民進黨從黨外到二度執政,爲了選票,卻對大陸改走切割、仇恨之路,連談統一都成了禁忌。
威權時期,國民黨與黨外對立嚴重,楊國樞、胡佛等學者被社會視爲公正的「中介人士」,或用現在流行詞稱「最大公約數」,調停、促成雙方溝通;沈君山參與美麗島大審,向蔣經國力陳勿採極端手段,「血流入土地,再也收不回」,讓臺灣在民主化過程中避免更大沖突。
爲美麗島向當局求情
政治上,他們真正「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主張自由主義的楊國樞、胡佛等學者,對國民黨威權多所批判,遭諷「毒草」,民進黨執政後火力也未減。2004年11位院士挺身反對6108億軍購案,2005年再提出「兩岸和平論述」,希望化解兩岸僵局,只可惜知識分子的良心之聲,卻湮沒在日日的政治攻防口水。
兩岸上,這些學者提出的兩岸論述,比起動輒以激化兩岸仇視,用「對岸打壓」做爲選舉資本的消費性短視做法,誰纔是真的「愛臺灣」也昭然若揭。
在1990年代,沈君山跟當時大陸領導人江澤民前後見面三次,可見大陸對他的重視。最關鍵的是1992年的第三次會面,沈把「一而後統」的觀念具體歸納成五點:一、確認一箇中國原則,但這個中國是歷史的、文化的、未來的,現在是分治狀態。二、達到未來一個政治中國的方式要分別尊重兩岸人民的意願。三、在這兩個共識的情況下,維持雙方體制不變,但建立過渡性的架構,以推動兩岸交流,並象徵走向統一的途徑。四、在過渡期間,兩岸協定不與第三者聯合,做不利對方的事。五、切入建立過渡關係最有效的途徑,是透過共同簽署終止敵對狀態的協定。
2004年沈君山出新書《浮生後記》時,說當年提到的「本土化」已強化爲「主體化」,以臺灣爲中心看問題,但「臺灣不是活在真空管之中」;美中臺三方關係,原本理應最長的「中─臺關係」卻直接發展成「中─美關係」,臺灣角色削弱。14年後再看這些說法,當目前執政者自豪臺美關係史無前例緊密時,對這些前人留下的觀察忠告,或應再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