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諾比核災30年後,臺灣團隊採訪驚見「新生樹木」!

▲「車諾比核災臺灣採訪團隊於2015年5月、9月各去了一次車諾比,帶回10萬字採訪、1千段影片、1萬張照片,出版了《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週年紀實》,今日(4/26)舉辦新書發表會。(圖/引號文創提供,下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今天(4/26)爲「車諾比核災」屆滿30週年的日子,自1986年4月26日位於蘇聯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發生事故,當局封閉了周邊地區,並撤離當地居民,杳無人煙的車諾比地區,瞬間成爲死城,「車諾比核災」也被認爲是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

一羣在異鄉結識臺灣人,出自於探索真相的好奇心,決定結伴前往烏克蘭車諾比,踏上這塊被陰影覆蓋30年的土地彙整第一手現場採訪的資料,出版了《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週年紀實》,並於4月26日舉辦新書發表會,綠社盟發言人苗博雅在現場主持表示,希望這本由臺灣人撰寫的車諾比的專書,能讓社會以更多面向思考覈能議題,引發更多的關注和討論。

「車諾比核災」採訪團隊召集人蔣雅鬱,現爲倫敦大學生化工程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的他,從小熱愛科學,把前往車諾比視爲夢想,聽說車諾比開放觀光客後,他便開始計劃召集一羣朋友,共同自費前往車諾比。團隊於2015年5月、9月各去了一次車諾比,帶回10萬字採訪、1千段影片、1萬張照片,除了撰寫紀實專書之外,更自費辦了【真相剪影攝影展,上週六(4/23)於臺北透明公園開幕。車諾比核電廠,至今仍有超過2,500名員工

與一般人想像中的不同,車諾比核電廠至今仍有員工在此工作,甚至就住在車諾比鎮上。車諾比核電廠共有4個反應爐,當年,四號反應爐爆炸後,隨即被水泥與鋼材構成的「石棺」封存、以防止輻射繼續外泄,其他反應爐則繼續運作。2000年,第三號機組也停止運轉後,員工數就從4千名,減少到目前的2千5百名。現在的反應爐控制室,成了單純的辦公室,讓員工們處理庶務、後續除役的工作。

▲現在的車諾比核電廠「反應爐控制室」,成了單純的辦公室,讓員工們處理庶務、後續除役的工作。

舊石棺的使用年限約30年,1992年,烏克蘭政府全球募資以建立新石棺,並於2012年動工,由20幾個國家共同出資建造,預計2017年完工。新石棺的正式名稱叫做「新型安全圍阻體」(Chernobyl New Safe Confinement),是全球最大的移動型建築,使用超過2萬9千噸的鋼材,大得能裝進自由女神像。核災30年後,探訪「迴歸者」

「這裡沒有輻射。」車諾比首位迴歸者羅莎莉亞說:「就算站在曾經被污染的土地上,曬太陽所曝曬的輻射都比來自土壤的還更多。」

▲車諾比首位迴歸者羅莎莉亞已於2015年12月初離世,她開心地介紹起自己的菜園,還摘下一大把薄荷送給臺灣採訪團員

羅莎莉亞是車諾比的首位迴歸者,被強制撤離後,她回到故鄉、獨居了30年。羅莎莉亞沒有家人,烏克蘭政府保障她每天可以去核電廠員工餐廳吃一餐,但大多時候她都是自給自足,也利用閒暇時間寫作。難得有訪客,她開心地介紹起自己的菜園,還摘下一大把薄荷送給團員。(據旅行社發佈的消息表示,羅莎莉亞已於2015年12月初離世。)

▲車諾比另一組迴歸者「伊凡瑪莉安夫婦」。身爲農民的(左)伊凡成了一名「清理者」,清理爆炸後四散的反應爐殘骸及輻射核種

團隊訪問到的另一組迴歸者是伊凡與瑪莉安夫婦。伊凡原本只是一般的農民,災後,許多像伊凡這樣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一名「清理者」─爲了清理爆炸後四散的反應爐殘骸及輻射核種,前蘇聯政府透過派遣、威脅或利誘等手段,招募了數十萬人投入災後整治的工作,包括環境清潔與整理、以及出入管制等所有相關事務。完成任務後,伊凡又回到管制區內的故鄉,至今依然與妻子瑪莉安一起過着平靜的日子。車諾比核災30年後,鎮上重現綠意

網路世界中,關於車諾比的各種謠言甚囂塵上,諸如禁區裡遭受核污染的突變動物、巨大化的蘑菇、散落一地的防毒面具等。《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週年紀實》所述:「出發前,團員們的親友也質疑此行的安全性,甚至連負責行程的旅行社似乎都在助長這股『恐懼』的氛圍。然而,實際走上一遭、並與核電廠的員工及『迴歸者』們接觸後,團員們發現這裡並不像傳言中的恐怖,反而是大自然在擺脫人類30年後,鎮上卻開始充滿綠意。」

▲引號文創工作室出版的《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週年紀實》。

《半衰期:車諾比核災30週年紀實》一書詳細介紹事故始末,並收錄現居當地的「迴歸者」深度專訪,並收錄車諾比現今風貌攝影,也提供影片QR-Code與讀者互動,對於車諾比核災事件,提供民衆不同的觀看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