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國勞動力市場空間演變表現出8個特徵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發佈《2020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對勞動力市場空間格局演變及其特徵進行了系統梳理,分析了我國不同區域間的勞動力供需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爲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理論支撐。
《報告》指出,從空間格局視角研究勞動力市場發展,有利於更加準確地把握我國不同區域之間勞動力就業和收入狀況,能夠爲構建內需體系新格局提供經驗借鑑;更加全面地把握總體和各區域之間的關係,把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空間迴旋優勢發揮出來。《報告》分析總結了我國勞動力市場空間演變表現出的8個方面特徵。
一是勞動力市場極化現象逐漸明顯。我國區域之間勞動力市場的穩定型就業、靈活型就業與高技能型就業都出現了一定的極化趨勢,主要體現在東部地區和東北地區之間的兩極分化。東部地區內部的高技能型就業和靈活型就業規模都明顯增長。
二是勞動力市場格局呈現南北差異。南方就業總量始終高於北方,且從2015年後差距逐漸拉大,南北方人口流入差距拉大,南方城市人口流入更加明顯,南方就業質量高於北方。2019年,全國人口淨流入最多的省份爲浙江和廣東,同期東北三省淨流出人口最多。全國就業質量總體呈穩步上升趨勢,南方就業質量高於北方,且就業質量增速高於北方,東部沿海地區領跑全國,就業質量最高。
三是勞動力市場就業崗位創造能力異質化顯現。“三新經濟”帶來了直接和間接就業創造效應,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新經濟”帶來的總就業規模分別爲15148萬人、15752萬人和16566萬人,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從區域來看,不同經濟圈高技術產業就業情況差異顯著,粵港澳、長三角高技術產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廣東、江蘇成爲高技術產業就業吸納高地,中西部地區正在通過發展高技術產業吸納高技術人才。同時,國企民企攜手促進高技術領域的就業創造與重塑。
四是勞動力市場“時”“空”邊界不斷變革。就業形態的空間變革主要體現在工作空間和工作模式兩個層面。表現爲,線下到線上的變化,傳統的工作平臺、工作空間萎縮,線上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工作彈性增強,一人一崗到多人一崗或一人多崗的變化趨勢十分明顯,彈性崗位模式與互聯網平臺結合,共同打造了各種靈活就業模式,工作更加多樣化。就業形態時間轉變主要表現爲工作年限延長和工時縮短並存。
五是勞動力市場地域空間逐漸重構。在未來城市發展中,都市區外圍城市、都市區核心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的效能將進一步釋放,勞動力市場地域空間複雜性將會更加明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五大城市羣成爲主要人才流入地。後疫情時代,世界級產業鏈集羣建設、國家城市羣現代化產業體系形成、世界級多中心網絡型區域協調發展均會影響勞動力市場地域空間的重構。
六是城鄉勞動力市場融合度上升。城鄉勞動力市場融合發展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評價城鄉融合發展的具體指標。城鄉勞動力市場融合發展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即人口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加快、返鄉入鄉人數日益增多以及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比例逐漸提高。
七是勞動力市場迴旋空間增加。近年來,我國人力資本質量的穩步提升爲產業升級提供了迴旋空間。同時,一系列改革有效破除了不利於勞動力流動的制度壁壘,爲緩解勞動力市場的區域結構失衡提供了迴旋空間。隨着新技術的應用,勞動力市場線上迴旋空間也不斷拓展。
八是勞動力市場國際空間不斷拓展。我國勞動力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三個方面:勞動力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對外輸出規模持續擴大;僱用海外當地人員數量和比例都在不斷增加;中高端勞務合作是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發展趨勢。在華外資企業僱用我國勞動力的主要特點包括兩個方面:外商投資企業和港澳臺投資企業吸納我國勞動力呈現平穩增長態勢;當前製造業仍然是吸引外商直接外資的主要行業,也是外資企業中吸納勞動力最多的行業。 (張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