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選取產業發展是錯的! 孫明德:政府沒那麼英明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圖/記者林信男攝)
對於蔡英文先前表示執政後會推動生技產業發展,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相較於臺灣的政府,美國、日本的產業政策,通常不會去訂產業應該要往哪個方向走,只會提醒業者、民衆目前國際間的新興趨勢,未來會哪些需求、發展,但如何把需求形成產業及趨勢,不應該由政府來做,「政府沒有那麼英明」,且政府有很多產業政策是錯的。
孫明德說,亞洲國家很喜歡動用產業政策,例如大陸十三五計劃中,就有七大戰略性產業,臺灣就更多了,但是每次政府選擇產業政策後,都把租稅優惠、土地資源跟人才等往選取的產業放,成功的可能性又不太高,何況臺灣以前用選取產業來發展的戰略,有成功的都在以前威權時代,「但即使是在威權時代,政府都沒辦法去決定產業該如何發展,現在的民主化時代更不可能。」
自從臺灣民主化之後,產業政策常常受到民意機關的挑戰,民意機關會覺得政府這樣決策不透明,爲什麼還要由政府來成立公司,成立公司以後,又很多公私模糊的地方,孫明德指出,像之前宇昌案,就讓蔡英文受到很大的挑戰,所以政府要推動特定產業的發展是很困難的,且也不符合現在民主化的趨勢。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贏過對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朱立倫逾300萬票。(圖/記者季相儒攝)
另一方面,相對於大陸、新加坡的國家投資公司,臺灣不太可能用政府的力量硬碰硬,一定要透過民間的軟實力去做,孫明德說,「我不贊成蔡英文用選取產業的方式去發展」,未來四年若是低度成長,那應該在低度成長裡面,去尋求最大範圍公平正義、合理分配:這樣在第一年施政蜜月期、民意支持度最高的時候,若能做一些讓民衆有感的,對於蔡英文後三年的施政纔會有幫助。
孫明德舉例,馬英九在2008年當選總統,當時國會四分之三都是他的,當時聲勢如日中天,但他沒有保握施政黃金期,做出讓民衆有感的政策,當民衆等不耐煩了,加上金融海嘯、莫拉克風災發生後,施政第二年支持率一落千丈;孫明德說,「蔡英文一定要記取馬英九的教訓,2016年一定要有所突破,但不要去觸怒中國,或是在兩岸關係去做不必要的政治討論」。
►►大選開票,在ET一次看5臺!
►►大選投開票即時全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