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謝金河:淺水無大魚

【文/謝金河

臺股九月以來跌多漲少,到十七日爲止,臺股只有四個交易日是收漲的,其餘皆下跌,投資人也發現操作難度正逐漸升高,背後意味了兩個重大的意涵,一是臺股逢高一直有人退場,於是很多個股偶爾拉一支漲停,第二天又跌了半支停板,漲勢很難持續,散戶當然不容易賺到錢,且賠錢機率愈來愈高,這是大戶退場的正常景象。

第二個不能不注意的訊號是兩岸三地股市的「此消彼長」。如果從最近股市的技術面來看,深滬股市可說是量價齊揚,維持多頭動能。港股最近大型股漲多拉回,但也只回到季線,臺股這次卻跌破半年線,OTC則是季線與半年線完成死亡交叉,是十分弱勢的局面。技術面,臺股顯得最弱勢。

成交量更是透露了重大意涵,臺股今年最大量出現在七月二日的一五○八億,但最近屢次出現六百多億低量,在高檔出現低量,絕不是窒息量,而是接手不強的現象。假如臺股後續的量能都陷在一○○○億以內,那麼幾乎可以認定臺股今年不會上萬點。

滬港通衝擊臺股

股市的量能代表一個市場的能量,量能愈大,代表週轉率愈高,股市向上揚升力道愈強。過去幾周我一直提醒滬港通對臺股可能的巨大沖擊;例如,深圳股市九月以來就有六個交易日成交量超過二千億人民幣,也就是說,一天交易量幾乎超過一兆臺幣,我用九月十六日的兩岸三地股市來作說明,這一天,深圳成交二五七三.七九億,上海成交二三七六.五九億人民幣,兩市成交四九五○.三八億人民幣,換成新臺幣是二.四兆。

而這一天香港因爲八號風球,上午休市,下午開盤,成交量是五七七.三二億,約臺幣二二三五億,臺股一整天交易量是六八五.二八億,在兩岸三地,臺股只能當老幺中國兩市的成交量是臺股的三四.一三倍,香港半天交易是臺股的二.二六倍,請注意!香港半天交易就是臺股的兩倍多。

曾銘宗主委說臺股最近下跌受到蘇格蘭獨立公投,及美國結束QE、升息的影響,卻故意略去滬港通對臺股的衝擊。其實對臺股致命的兩大變數是明年證所稅的一○億條款及富人稅最高邊際稅率將近五○%。

大家千萬要記住,在馬總統上任之前,臺灣的遺贈稅是五○%,那個時候有錢人都把錢放在別的地方,大家想盡千方百計避稅,臺灣遺贈稅五○%的時候,一年課到的稅大約是二三八億左右,到了遺贈稅降一○%,一年課到的遺產稅約二二○億左右,稅率相差四○%,但政府收到的稅收卻減少有限,這是因爲政府課五○%的時候,有錢人都跑了,課一○%的時候,大家都回來了。

上週跟許博允先生見面,談到遺贈稅,他說央行彭總裁告訴他,遺贈稅調降第一年,臺灣的資金從海外回來超過二兆臺幣,後來迴流的資金超過七兆,這些錢跑去炒房,這是房市大漲最大的關鍵因素,現在五○%遺產稅噩夢變成所得稅,大家可以想像臺灣要課五○%所得稅的有錢人只好腳底抹油。

臺灣正奮力驅趕資金,滬港通則向全世界招手,此時必然帶動來自四面八方的資金齊聚。過去這一年來,深滬股市基本面不佳,但卻出現可觀的資金行情,深圳股市過去一年最低量是三○二.五六億人民幣,如今見到二五七四億人民幣。上海低量約三○○~五○○億人民幣之間,如今也出現二三七七億人民幣大量,中國深滬兩市一天成交量幾乎達五○○○億人民幣,這告訴大家:大海才能捕到大魚池塘只能撈小魚

租稅制度顢頇無能

如果把兩岸三地作個比擬,中國深滬兩市是大海,可以捕大魚,當然風浪也大,風險也高。香港是「大湖」,至少可以捕撈大型鰱魚,臺灣則變成小池塘,只能撈點小魚。臺股量小,只能退而求其次,靠外資來拉擡,若是外資買盤不夠積極,臺股就陷入泥沼,最近外資猛力調節臺積電,讓臺積電離一三八元的今年高價愈來愈遠,最近外資大力調節臺達電,讓臺達電從二二五元跌到一九○.五元,令臺達電的鄭崇華很不以爲然。

外資在臺灣比一般大戶享受股利二○%分離課稅的優勢,臺灣的有錢人早已搖身變外資,沒變外資的,再把資金流向滬港通,那麼臺股命運就十分坎坷了。

政府口口聲聲拚經濟,但是卻不知顢頇無能的租稅制度不知不覺讓臺灣陷入困境,滬港通可能是臺股的致命武器,因爲過去跑掉的是企業,這次會跑掉的是個人。

臺股在七月寫下九五九三的高點,看起來這是今年最高點,因爲權值股都距最高價愈來愈遠,除了臺積電、臺達電外,矽品今年最高價五五.八元,現在是四三元,聯發科最高價是五四五元,現在是五○○元,最高價的大立光今年最高二六四○元,如今是二三六○元,這是臺股幾檔中流砥柱的個股;一些小型股落差更大,像弘塑從二六六元跌到一三○元,陽程從一六○元,現在剩下八二.七元,3D列印的代表實威最高價二七○元,現在只剩一四九.五元,今年有過激情的健和興則從六○.二元跌到三九.三五元。

至於大家很注意的生技股,在基亞夢碎之後,其實距高價已愈來愈遠,像美時最高價一八七元,現在只剩一二五.五元,臺微體是從四四○元跌到一九○元,智擎從三五五元跌到一八○元,安成從三五一元跌到一八七.五元,再反彈到二三五元,晟德則從一四四.五元跌到百元附近,一些醫材股如太醫從一一四元跌到六五.七元。

臺股量能的萎縮,最後衝擊到的是在興櫃很多受到大力追捧的個股,像是噴繪墨水的泓瀚,今年一度大漲到一九八.九三元,最近又回挫到一一九元,安全監控轉到醫療器材的遠業從九四.五元跌到四五元,藍寶石基板的銳捷從二九七元跌到一三四元。最近胎壓測試的橙的以五五元上興櫃,股價一度上衝到一三○元,最近又跌到一○○元以下,原來橙的資本額很小,只有一.五三億,但上半年EPS只有一.○二元,這個產業大家都很看好,但是業績跟不上股價,只好回頭探底。

大戶正悄悄出場

從這些現象來看,都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大戶正悄悄出場,因此,任何一檔漲多的個股,有高價都是賣盤,股價愈走愈低,也就不足爲奇了,這其中最能代表本土資金的指數是OTC。臺灣OTC指數這兩年從九三.六九上揚到一五五.四二,今年上半年從一二九.五七漲到一五三.五五,漲幅達一八.五%,比臺加權指數多了一倍,但今年下半年在基亞大跌風暴中又跌到一三二.七二,最近小型股反彈,OTC指數也只有一三九.四三,技術面顯得十分弱勢。(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79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封面故事:全球電商聚落效應 動起來☆特別企劃:汽車零組件、製鞋不愁訂單☆焦點議題:聯準會鴿派仍主導利率動向☆國際趨勢:日股衝高 電信資訊股最牛☆重要資訊:上市櫃中國收成股半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