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渴了」才喝水!營養師教你「看尿液」補水
▲營養師提醒,千萬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炎炎夏日最怕的就是水喝不夠,但千萬別等到「渴了」才喝水!營養師指出,人體體液只要減少大於2%,就會被定義爲「脫水」,所以千萬不要等到覺得口乾舌燥才喝水,一天需要正常陸續補水,建議民衆除了可以用體重計算一天飲水量,也可以透過「尿液顏色」來判斷水到底喝得夠不夠。
好食課營養師楊哲雄指出,「尿液顏色」與「如廁頻率」其實是最容易判別身體是否有足夠液體的方式,只要尿液顏色深(接近茶色)或是味道濃,表示需要補充水份,相反的,尿液顏色越淺就表示水有喝足夠,但也不要爲了避免脫水而狂補水,畢竟身體也遵循「多退少補」的概念,使體內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衡。
而補水技巧上,楊哲雄也建議,要定時定量喝水,在冷氣房工作雖然不會出汗,但因爲環境乾燥,所以也是有許多水份默默流失,建議可利用體重(公斤)× 30~40(毫升)計算出一天需要的補水量,將該份量分成數個時段喝完即可,可以設定鬧鐘提醒自己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喝水。
▲營養師分享看尿液判斷水份攝取足不足。(圖/好食課提供)
若是真的不喜歡沒有味道的水,建議也可使用天然食材調味,可以加點檸檬汁、薄荷、果醋、茶葉等天然食材去調味。另外,也可透過吃高含水量的食物或喝湯來補充水份。
楊哲雄說,吃蔬菜除了可以攝取到滿滿的水分(高達70~90%)外,裡頭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膳食纖維,更是促進身體健康的關鍵,而若是喝湯,要切記調味要適量,避免加入過多的鹽,讓這些補下去的水通通滯留在體內,反而會造成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