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注水“好評”污染電商經濟

來源:中國青年報

據報道,針對點評類App,目前已形成一條有組織、有分工的虛假刷單產業鏈:除了給五星好評或者筆記推廣,打卡、收藏、曝光訪客等跟熱門榜單密切相關的數據都可以操作,美其名曰爲店鋪線上“精裝修”。在這些現象背後興風作浪的,便是所謂的“好評師”。(《北京晚報》11月20日)

注水“好評”這類逐利而動的行爲,直接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商品評價不合理、不屬實的後果,便是“劣幣驅逐良幣”,那些好的商品服務、優質的商家,被幹擾離開了消費者視線,而那些低質的商品服務,卻成爲“衆星捧月”的對象。作爲消費者,因爲“亂花迷人眼”,只好違心接受交易,吃下暗虧。如此更是對電商經濟的戕害,電商經濟的基礎是信任,因爲網絡商品評價“失準”,廣大消費者不再信賴,整個電商經濟“根基”動搖,廣大商家都要爲此買單,承擔不利後果。

從法律上講,注水“好評”難辭其咎。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另外,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虛構交易、編造用戶評價等方式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也有此類禁止性規定。

面對注水“好評”亂象,須打出綜合治理的組合拳。作爲職能部門,應針對暴露出來的“蛛絲馬跡”,深入查處虛假刷單產業鏈,依法責令不法商家和違法者懸崖勒馬,並處以一定罰款。基於注水“好評”的違法性質,作爲侵權主體的電子商務經營者和“好評師”,應承擔連帶違法責任,依法“假一賠三”,從而以儆效尤。作爲平臺,履行審覈和監管的職責,針對網絡商品評價“失真”亂象,可通過數據分析、線索移交等有力措施,確保評價信息真實可靠。對於廣大市場主體以及公衆,也應共同維護網絡商品評價的公正性,促進電商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