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竹泉模式" 助力打造美麗鄉村

日前,山東龍騰竹泉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軍、山東省標準化研究院範樹高,共同在《中國標準化雜誌》山東專刊發表題爲?《因地制宜,打造“竹泉模式”》?——沂南竹泉村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開創旅遊休閒新模式署名文章,現予轉發,以饗讀者,全文如下:

因地制宜,打造“竹泉模式”

——沂南竹泉村美麗鄉村標準化建設開創旅遊休閒新模式

一、基本情況

沂南竹泉村位於諸葛亮故里、紅嫂家鄉—山東省沂南縣北部,距縣城12公里,村莊佔地面積1800畝。竹泉村古稱泉上莊,清乾隆年間改名竹泉村。這裡,泉依山出,竹因泉生村民繞泉而居,砌石爲房,田園瓜果香,居者樂而壽,是中國北方難得一見的桃花源式的生活環境。2008年起,由山東龍騰竹泉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資進行保護性開發,歷經數年,已逐漸打造成爲集生態觀光、休閒度假、民俗體驗一體的綜合性鄉村旅遊度假區

竹泉村是山東省第一個系統開發的古村景區總體定位就是以沂蒙古村生態和古村民俗爲資源優勢,以“竹”、“泉”、“村”爲突出特色,打造具有顯著沂蒙特色、泉鄉個性、竹鄉景觀、農家風情,融觀光、度假、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北方沂蒙山鄉休閒旅遊目的地。景區將竹泉景觀、沂蒙民俗與自然生態有機的融合起來,開創了旅遊休閒的一種全新模式。

經過重新打造的竹泉村於2009年7月正式開門納客,客流量連年保持高速增長,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帶動了當地農民依靠旅遊致富,推動了地方經濟增長。景區的開發建設,受到各級、各部門的重視和認可,中央、省、市各級領導曾多次視察景區,對景區的規劃建設和開發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2011年以來,陸續被農業部授予“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被水利部授予“國家水利風景區”,被住建部授予“人居環境範例獎”榮譽稱號,2014年被評爲“CCTV中國十大最美鄉村”。2014年9月,全省生態文明建設現場會到竹泉觀摩,受到與會領導的高度評價。2015年4月,國家旅遊局局長李金早到景區調研,對景區建設和旅遊惠農的做法給予肯定,並現場評價竹泉村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同年8月,在國家旅遊局黃山會議上正式授牌。

二、美麗鄉村建設的主要做法

1、政府指導、市場運作與村民自主有機結合

公司作爲竹泉村投資開發的主體決定了市場主導的首要原則,開發、經營管理均採取市場化運作。在景區的開發過程中,縣鎮兩級政府分別成立了旅遊開發建設指揮部,選派專人靠上開展工作,出臺扶持政策,協調處理利益關係,解決制約因素。

2、規劃先行,統籌兼顧景區的開發建設

首先是秉承“保護性開發”的原則,高起點規劃,將生態保護和地方歷史文化內涵的發掘作爲規劃的重點,堅持在傳承中發揚、在保護中開發。通過有效的開發,形成新舊兩個竹泉村,景觀相互映襯,功能互爲補充,形成互利共贏的局面,周邊環境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3、因地制宜,打造發展新模式

景區利用竹林、泉水、古村落的資源優勢,以古村生態和沂蒙民俗爲文化特色,鄉村旅遊的概念一經推出,就被各方面廣泛認可。原有的小山村託變爲“一古一新”兩個竹泉村;古村保留原有風貌,成爲旅遊勝地;新村按照新農村的標準,爲村民提供了寬敞舒適的居住環境。村民利用宅院、發揮專長,圍繞“古村”做起旅遊生意。兩村和諧發展,村民安居樂業。這種超前的規劃理念、新穎的產品設計,多贏的開發方式被譽爲“竹泉模式”。

4、以人爲本,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

一是居住環境得到改善。新村按照高標準的規劃設計,對生活用電、自來水、路燈架設、路面硬化、水沖廁所、沼氣等設施進行了統一的配套建設,並栽植綠化樹木,形成了規劃整齊、環境整潔、配套完善的生態宜居村落。二是生態環境得到保護。確定控制區域,對控制區內地下水開採、礦產資源、植被保護等進行嚴格管理。在景區德精心管理下,村內竹林面積逐步擴大,品種逐年增多。原有的臭水溝變成綠柳垂陰、魚蝦戲水的景觀河道。三是村民的文明程度得到了極大提高。遊客的增多帶來了更多的信息,改變了村民的觀念。城市遊客的增多,使村民剩餘而零星的農副產品成爲商品,不僅增強了村民的商品意識,更增強了村民根據社會需求生產商品的意識。四是勞動就業得到改善提高。景區開發建設,對規劃區內的農民土地採取了租賃政策,村民有了旱澇保收的土地收入,同時景區建設和管理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和輔助勞力,又有一大部分村民有了新的經濟來源。旅遊區的經營,又帶動了周邊特別是竹泉新村的第三產業,如零售商業、餐飲業,“農家樂”服務業等。

5、管理規範,公共服務體系完善

竹泉村安全管理制度、環境衛生等各項制度健全,並設有應急預案,通過幾年的完善,已逐漸形成一套具有普遍性和標準化的制度體系。標準的遊客服務中心和醫療救護點,垃圾集中處理,所有污水經處理達標後排放,形成了整潔、完善的環境基礎設施。2014年,竹泉村內的古民居建築羣因保護得當,被省文物局列爲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列爲山東省古村落保護名錄,2015年被列爲中國古村落保護名錄,目前正在編制保護規劃,所有的管理制度、公共服務及配套設施都圍繞規劃進行完善。

6、保障項目投入,推進建設制度

公司按照建設涵蓋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標準體系、環境提升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產業經營標準體系和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的美麗鄉村標準體系,每年安排專項資金投入美麗鄉村建設,目前已累計投入近2億元,同時,努力爭取各種渠道的政策資金,爲美麗鄉村的開發建設提供資金保障,力求打造生態旅遊精品。

7、積極參與與旅遊標準化示範企業創建,提供項目支撐

2015年,景區所在的沂南縣被國家旅遊局列爲旅遊標準化試點縣,竹泉村被列爲第一批試點單位,各項標準建設正在不斷提升和完善,旅遊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爲生態文明(美麗)鄉村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三、下一步的工作計劃和預期效果

按照建設美麗鄉村的總體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爲指導,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爲標準,以發展特色的鄉村生態休閒旅遊爲目標。以竹泉村爲核心,完善二期項目,包括紅石寨旅遊度假區(已開業,4A級)和桃花峪溶洞(齊魯休閒第一洞)景區。規劃三期項目,加快形成以重點景區爲龍頭的鄉村旅遊大格局,重點做到:

1、 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業

利用景區資源和鄉村文化,發展具有特色的鄉村休閒旅遊業。竹泉村是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山水景觀的鄉村,要增強自然休閒特色發展生態旅遊,將傳統農耕逐步引向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特色農莊、農情民居等附加值高的鄉村旅遊發展。

2、培育特色文化村

儘快完成古村落保護開發的編制,形成保護依據。在充分挖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古樹名木和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遺蹟遺存的基礎上,優化美化村莊人居環境,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村落培育成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別要挖掘傳統農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豐富的生態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爲弘揚農村生態文化的重要基地。

3、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深入開展標準化創建活動,發揮帶動作用,提高農民文明指數。充分利用各類營銷宣傳渠道,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爲當地村民開拓新的收入增長點,助推地方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