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店產業鏈”上的各方,一個都跑不了
來源:中國經濟網
新聞背景:
日前,北京通報打擊“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2家閉店企業及3家涉案揹債中介機構、2名閉店人被立案調查,查處虛假登記、協助虛假登記等違法行爲,罰沒款合計65.58萬元。
全國首案意義重大
今年以來,“職業閉店人”參與預付式經營企業閉店逃債、侵害消費者權益問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一些“職業閉店人”通常會在閉店前,以店慶等名義組織促銷吸引消費者預付費用。他們主導的閉店行爲使得消費者預付費用無法退還,也導致員工薪資被拖欠。這些行爲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給人民羣衆造成經濟損失。
此次通報,再一次揭示了“職業閉店人”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本質。此案意義,不僅在於對“職業閉店人”進行精準打擊並形成震懾,更彰顯了執法部門對此類亂象的零容忍態度、釋放了加大打擊力度的明確信號。
對付“職業閉店”需要專業打擊
針對案件中閉店人爲閉店企業提供收費服務等違法行爲,北京市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此外,還將閉店鏈條中9名自然人認定爲虛假登記直接責任人,自虛假市場主體登記被撤銷之日起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市場主體登記。監管部門曝光違法者,明確列出其違法行徑,就是要對所有昧良心的“職業閉店人”形成震懾。
對付“職業閉店”需要專業打擊。從本案來看,北京市有關部門打擊“職業閉店”,事前有風險預警,事中有部門聯動,事後有處罰懲戒,形成了全鏈條工作閉環。這種專業打擊,是對“職業閉店”的“精確制導”,爲打擊“職業閉店”提供了樣本。
徹底斬斷黑色產業鏈
當然,要徹底斬斷這一黑色產業鏈,監管部門與執法部門必須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健全事前風險預警、事中部門聯動、事後打擊懲戒的工作機制,讓此類違法行爲無處遁形。此外,在提醒廣大消費者保持警惕、仔細甄別的同時,對於那些已經受到“職業閉店人”侵害的消費者,相關部門也當嚴格執法,幫助他們挽回經濟損失。
進一步看,面對較爲頻發的預付費商家跑路現象,立法部門和監管部門還要健全預付費規則,提高更換法定代表人門檻,例如要求新法定代表人必須是公司員工並具有相應的繳納社保年限等,避免“職業揹債人”充當法人。同時,要建立強制審計制度,對閉店商家強制審計,梳理預付費資金流向,如果股東有抽逃資金行爲,則要求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以上來源人民網、光明網、北京晚報、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
V視角:
@xh:還得加大處罰力度。
@雅聞:不參與任何預付費、充值活動。
@茉莉花:剷除“職業閉店人”的生存土壤。
@曉陽:希望各地都加強對“職業閉店人”的打擊力度。
@平凡之路:應該出臺相關法律法規。
中國經濟網編後語:
北京通報打擊“職業閉店人”全國首案,真是大快人心。毋庸置疑,這條“閉店產業鏈”上的閉店企業、“職業閉店人”、揹債中介、揹債人羣體,一個都跑不了,法治社會絕不能容忍他們聯手“套路”消費者。伴隨着各地監管逐漸完善,“職業閉店人”興風作浪的日子也有望終結。再提醒相關商家一句,因經營不善而導致關店,要在守法的前提下“體面”收場,不然就等着“吃官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