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鼓點 催人奮進
核心閱讀
自從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以來,中國冰雪運動在跨越式發展的賽道上不斷向前。如今,在北京冬奧會的7個大項、15個分項和109個小項中,中國冰雪健兒已經實現了全項目組隊。各項冰雪賽事也已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學習借鑑先進方法、持續加強科技創新的努力和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通過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推動我國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補缺項、強弱項,逐步解決競技體育強、羣衆體育弱和‘夏強冬弱’、‘冰強雪弱’的問題,推動新時代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現代競技體育水平,既要靠氣力,也要靠技力。運動員要有爲國爭光、勇創佳績的志氣,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加強技術創新,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理念和技術,不斷提高訓練和比賽水平。”
在冬奧會等世界大賽中的成績表現,是衡量一國冰雪運動競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自從北京聯合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以來,中國冰雪運動在跨越式發展的賽道上不斷向前。如今,在北京冬奧會的7個大項、15個分項和109個小項中,中國冰雪健兒已經實現了全項目組隊。各項冰雪賽事也已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這一成就的取得,離不開學習借鑑先進方法、持續加強科技創新的努力和奮鬥。
補缺項、強弱項,實現冰雪運動跨越式發展
2020年1月,在國際雪車聯合會鋼架雪車世界盃法國拉普拉涅站比賽中,中國選手耿文強獲得並列第三名,成爲首位在鋼架雪車項目中登上世界盃領獎臺的中國選手。從成爲首位踏上冬奧會賽場的中國鋼架雪車運動員,到北美杯上奪得中國鋼架雪車隊的首個冠軍,再到登上世界盃的領獎臺,耿文強和隊友一步一個腳印地書寫着這個項目在國內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不只是鋼架雪車,過去幾年的時間裡,高山滑雪、北歐兩項等多箇中國冬季項目曾經的“短板弱項”中,都出現了中國冰雪健兒奮起直追的身影。2018年平昌冬奧會上,中國選手參加了55個小項的比賽。而在北京冬奧週期,109個小項的國家隊、集訓隊全部組建完畢。
過去,中國體育“夏強冬弱”,中國冬季運動“冰強雪弱”。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舉辦,則爲中國冰雪運動改掉“偏科”的毛病帶來了契機。北京冬奧會的109個小項中,此前大約有1/3的項目在國內並未開展。從零起步、跨越發展,無疑意味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和努力。
在前不久完工並獲得賽道認證的北京冬奧會雪車雪橇中心,鋼架雪車國家集訓隊的隊員還在接近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中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鋼架雪車國家集訓隊領隊孫帆說:“我們要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立足現有條件,緊盯奧運目標,認真刻苦訓練,創造屬於我們的奇蹟。”
辦賽事、育人才,融入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
1月24日,2020―2021全國越野滑雪錦標賽舉行了男子15公里和女子10公里兩個項目的爭奪。作爲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備戰北京冬奧會的一次選拔賽,本次比賽吸引了17個省區市23支代表隊參賽。比賽在甘肅省白銀市的國家雪上項目訓練基地舉行,當冰雪賽事遇上西北山川,又是一番別樣的風情。
“冰雪運動不進山海關”的現象,如今已悄然發生變化,高水平冬季賽事正在逐漸走向全國各地。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在新疆舉行,首屆冰壺世界盃在蘇州舉辦,連續兩屆中國杯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在重慶舉行,2020―2021賽季全國短道速滑冠軍賽日前在天津薊州的國家冰上項目訓練基地落幕。
賽事活動在全國不斷開拓,也帶動各地不斷夯實人才培育土壤。去年12月,2020全國冰球錦標賽男子組在雲南騰衝舉行,北京體育職業學院隊最終戰勝哈爾濱隊奪得冠軍。近年來,北京市的冰球運動員人數不斷增加,2019―2020賽季的註冊球員人數達到4500餘人,較3年前增長近1倍。目前,北京市青少年冰球隊共有10歲以下、12歲以下、14歲以下、16歲以下和18歲以下共5個年齡段的10支隊伍,可持續的人才培養體系正逐步完善。
全國男子冰球錦標賽也只是雲南舉辦的諸多冰雪賽事中的一項。2019年,亞洲短道速滑公開大獎賽首次在昆明舉行,來自雲南本地的運動員也首次代表國家隊出現在亞洲賽場上。此前,雲南的冬季項目可謂是“零基礎”,在“北冰南展西擴東進”和“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推動下,冬季運動逐步在多個省市生根發芽,特別是很多南方省份都組建起不同項目的運動隊伍。這也爲中國冬季運動提升競技水平、培養競技人才增添了更多活力。
強技術、善改進,科技創新助推冬奧會備戰
北京冬奧會備戰進入“衝刺”之年,依靠科技力量提升訓練效果、完善訓練保障,作用日益凸顯。國內用於跳臺滑雪訓練的專用風洞已經建成投用,運動員在仿真風阻中可以大膽嘗試新動作,打磨技術細節,安全、高效地進行助滑訓練和飛行訓練。在吉林北山“雪洞”,四季“造雪”的小環境打破季節限制,讓越野滑雪隊得以延長雪上訓練時間,提高競技水平有了更多保障。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冰雪運動如今改變了底子薄、基礎弱的發展困局,科技創新更滲透備戰過程的方方面面,具有較高科技含量的醫療、康復、營養等訓練保障機制建立起來。
正在河北崇禮訓練的冬季兩項國家集訓隊將採集訓練數據和分析訓練成效作爲每天的重要工作之一。通過大數據積累和分析,教練員和科研團隊可以及時瞭解運動員的訓練狀態,制定或調整訓練計劃。藉助科研手段,隊伍訓練不再像過去那樣“憑感覺、憑經驗”,訓練效果可以“看得見、摸得着”。
“我們已經形成機制,每個階段都會有總結和回顧,反饋機制的建立讓這些數據和科學訓練方式發揮了更大作用。”越野滑雪國家集訓隊副領隊許猛說,訓練方式的變化帶來理念上的更新,也在推動着中國冰雪運動的“質變”與轉型。
在位於河北淶源的國家跳臺滑雪訓練科研基地,賽道建設對標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在設計施工等方面,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項目負責人之一、來自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的張銘琦表示,團隊在參與“雪如意”工程時以輔助國外團隊爲主,到了承擔淶源跳臺滑雪基地的設計任務時,已是完全自主完成,“我們借鑑了設計‘雪如意’的經驗,也融入了很多創新理念,從‘跟跑’到獨立完成,填補了國內空白。”
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倪會忠表示,中國冰雪運動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走科技創新之路,在學習借鑑世界冰雪強國先進技術和理念的基礎上,加快自主創新腳步,與各領域已有成熟技術借鑑融合,“從‘追趕者’到在某些方面成爲‘引領者’,需要打破常規,以科技硬實力爲支撐,最終形成中國冰雪獨有的競爭優勢。”
《 人民日報 》( 2021年01月26日 15 版)
【相關閱讀】
下好“一盤棋”,寫就“雙答卷”
濃郁“中國風”,十足“科技範”
共話“冰雪情”,同享“冬奧夢
冰雪旋律 四季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