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索斯VS.布蘭森,誰是太空遊第一人,太空遊內卷纔剛開始!

貝索斯終於飛越卡門線,成爲他口裡的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商業太空旅客”。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就像貝索斯搭乘的太空船”新謝潑德”號致敬美國第一個位太空人謝潑德一樣,謝也晚於世界第一位宇航員,前蘇聯的加加林進入太空。要不是此前貝索斯高調宣佈今天的太空飛行計劃,另一位富豪冒險家,維珍航空老闆布蘭森,也不會爲了搶先一步而急忙改變計劃,冒險跳上還處於實驗階段的“團結”號航天飛機飛向太空!

北京時間2021年7月20日21時許,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火箭成功點火燃起引擎,以大約3900公里/小時的高速垂直衝向天際。旅程開始幾分鐘後,太空艙與火箭助推器分離,飛昇到106公里的高空,經過了著名的“卡門線”(海拔100公里)後,在失重環境下停留約3分鐘後,重新進入大氣層,下降到一定高度後,三頂巨大的藍色降落傘自動打開,太空艙依靠降落傘減速,降落在西德克薩斯州沙漠。行程從開始到結束只花了約11分鐘。

傑夫·貝索斯第一個走出太空艙,激動地擊掌

與維珍銀河需要兩名飛行員駕駛的情況不同,“新謝潑德”號不需要飛行員,還首次搭載了4名乘客,藍色起源的創始人貝索斯便是其中之一。在體驗了幾分鐘的失重,享受了終生難忘的太空風光之後,他隨“新謝潑德”號落回陸地。火箭助推器的成功着陸,意味着藍色起源可以在未來的飛行任務中重新使用它,具有可循環的特徵。

就在布蘭森將提前升空前,藍色起源曾在官方推特“叫板”維珍銀河,列出太空船“新謝潑德”號與“團結”號的種種對比,細數乘坐“新謝潑德”號的優越之處。言下之義,就是隻有跟隨藍色起源纔算是真正到過太空,維珍銀河的不算數啦。看來,貝索斯真的不甘心將第一人的稱號拱手讓人,真正的「太空競賽」纔剛剛開始呢!

但即使是第二名,貝索斯的這趟旅行也並不會被小看。布蘭森爲了獲勝不惜“拼命”,本該對“團結”號最後一次飛行實驗成功後,他纔會登上太空,然而,爲了搶先貝索斯一步,布蘭森拼了老命豁出去了,冒險加入“團結”號實驗飛行,於上週成功飛向太空!但貝索斯也不甘示弱,他的這趟旅行不可謂不驚險,「新謝潑德」號的飛行方案更激進,況且還搭上了自己的親弟弟。不僅如此,這趟旅行可是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的,同時刷新了世界上最年輕、最年老的飛天者的世界紀錄!不管怎麼說,至少賺足了關注度和話題度,讓世人不能小覷他這個第二名!

貝索斯和弟弟,以及史上最年輕、最年老的飛天者:奧利弗·戴曼、沃利·芬克

論刺激和驚險,即使是“冒險王”布蘭森,想必在這次旅行過後,這稱號可能也要拱手讓人了吧。比起維珍銀河由運載母機攜帶至半空,然後再點燃火箭發射,藍色起源可是正兒八經的「火箭發射」!起飛前,貝索斯和其他乘客躺在一個橡皮糖形狀的太空艙裡,太空艙下面就是助推火箭!在原地點燃引擎後,馬上達到最高時速起飛。直衝太空!

如果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具備一定的宇航員體格,在最高時速達到3500公里/小時的飛速下直線上升,幾乎沒有沒有水平速度,那種生理上的痛苦是難以承受的,可見貝索斯之勇氣可嘉!好在,藍色起源有着比維珍銀河更爲完善的逃生裝置,即使發生緊急情況,乘員太空艙可以隨時與助推火箭分離,打開降落傘並安全滑翔回地球。當然,藍色起源的成功證明了並不需要這一緊急裝置。

貝索斯在太空艙內驕傲地豎起大拇指

但不管是布蘭森還是貝索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起源夢想」——都在嘗試向普通民衆開放登上太空的機會,試圖開闢太空旅遊領域,讓“每個人”都能進行短途亞軌道旅行。然而,畢竟是上天,票價並不便宜。維珍銀河航空飛機的初定票價爲25萬美元,而目前爲止還不清楚藍色起源火箭的票價,但其首席執行官建議每張船票的價格應定爲“數十萬美元”。

此次太空旅行,貝索斯除了一圓自己的太空夢之外,當然也是爲藍色起源的亞軌道太空旅遊打廣告,雖然飛行取得了圓滿成功,但被同爲亞軌道太空旅遊的對手理查德·布蘭森爵士“橫插一刀”的感覺不可謂不難受。貝索斯和藍色起源公司一方面對維珍銀河表示祝賀,另一方面也並未停止在社交網絡中的造勢和競爭,他們開始細品對手的這一次太空之旅——先起飛了又如何?你還不一定摸得着太空的邊呢!

面對布蘭森毫不留情搶飛行爲,貝索斯頗有微詞。藍色起源公開吐槽稱:“這不是真正的宇宙飛船。”原來,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商業航天領域也存在鄙視鏈。

就在維珍銀河公司順利開啓太空旅行的48小時前,藍色起源公司在推特上發佈了一張表格,比較了遊客選擇維珍銀河的“團結”號太空船和選擇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飛行器進行太空遊的不同飛行體驗。

其中最爲微妙的一點,就是有關於天空與太空的定義問題。“卡門線”被視爲地球大氣層和外層空間之間的邊界,也是航空和航天的分界線。雖然國際科學界將這一邊界定在海拔100公里處,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空軍將其定在海拔80公里處。

“世界上只有4%的人認爲80公里高度是太空的起點。”藍色起源公司在推文中聲稱。根據該公司發佈的消息,他們的飛船能夠飛越“卡門線”,因此搭乘其飛船的旅行者能夠自豪地、名正言順地宣稱自己已經進入過太空,“他們的名字旁邊不會有任何星號來標明其不是宇航員”。

面對藍色起源的質疑,火箭人”理查德·布蘭森表示,他“無視”競爭對手貝索斯對“極端的”太空4分鐘的嘲笑,他形容自己進行的里程碑式太空飛行是“各方面的極致”,是“夢想成真”。他表示:“我從小就夢想有這麼一天,令我驚訝的是,這比我夢想中的還要震撼。這一趟航天旅行是極端的,但它應該是、理應是、永遠是太空之旅。超音速的上升速度和進入太空時的噪音、絕對的寂靜也是如此。”

這位70歲的太空人回擊了抨擊他的批評人士,不允許他人質疑維珍銀河執行這項偉大任務的有效性和卓越性,他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是這方面的全球權威,一直認爲80公里左右是太空的邊界,這是我們工作的規則。藍色起源最初的宇宙飛船可能比我們在太空多做幾秒鐘,但我們未來的宇宙飛船將做同樣的事情。”他補充說:“這對人們的整體體驗真的沒有什麼影響。我認爲,如果有人看一下這次任務中拍攝的照片,就會發現我們確實是在太空中,還感受到了失重的漂浮感。”

就在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互相抨擊時,一個核心問題仍然存在:這兩家公司真的會允許乘客在太空旅行嗎?雖然“卡門線”可能是國際公認的太空邊界,但它與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地方相去甚遠。換句話說,雖然貝索斯會比布蘭森飛得更高,但兩人都遠遠達不到預定軌道,這種互相抨擊或許只是加速“內卷”的催化劑吧。

藍色起源將自己的飛行器與維珍銀河飛行器進行比較,突出自身優勢

通過藍色起源官方貼出的這張「比較表」,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即使二者都是以商業太空旅行爲主營項目的企業,但兩者的“上天”方式還是有着明顯的不同。

將理查德·布蘭森送上太空的“團結號”,並不是像我們平日裡所見到的火箭發射一樣,在平地直衝起飛,而是先搭乘“白騎士”大型運載飛機,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後再分離出火箭“團結號”,加速衝向亞軌道空間,在體驗完4分鐘的失重感後,以普通航天飛機的形式,漸漸滑翔停穩在跑道上。在定義上,是“航天飛機”的一種,是可以在大氣中機動飛行並以滑翔方式回到地球並降落在跑道上的載具。

上: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垂直髮射 下:維珍銀河的“團結號”在高空脫離母艦發射

相比之下,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火箭在定義上,是“探空火箭”的一種,算是一種更爲經典的火箭體驗——是在地面垂直髮射的,達到適當的高度後,太空艙就會和助推器分離,奔向浩瀚的宇宙。最後,由太空艙帶着三個大降落傘落回地面,着陸時減速到大約每小時1.6公里。這與埃隆·馬斯克的SpaceX 研究致力的方向相似,都是通過緩慢的降速使得火箭可回收再利用。

上:維珍銀河的“白騎士”在跑道上滑翔降落; 下: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由三個大降落傘落回地面

在最重要的「安全性」方面,究竟是維珍銀河的“團結”號更爲安全,還是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更安全呢?

“團結”號火箭需要至少兩名飛行員對其進行控制飛行,而“新謝潑德”號能夠實現全自動化操作,即無人操作。“暫時仍然很難評定這兩種模式誰優誰劣。”太空工程專家 Markus Guerster表示,“但若然選出一個「較安全」的太空飛行載具,我會選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因爲它在過去總共15次的試飛測試中,均從未發生過致命意外。”而衆所周知,維珍銀河是經過了數次的測試、積累了一定的失敗經驗教訓才取得成功的。

“新謝潑德”在這次太空旅行前成功飛行了15次。他們在2015年初的第一次嘗試中失去了第一枚火箭,但太空艙安全返回。在那之後,第二個新謝潑德火箭在退役前飛行五次。第三個新謝潑德火箭在退役前成功飛行了七次,第四個新謝潑德火箭在準備進行第一次載人飛行之前飛行了兩次。自2012年以來,藍色起源一直在對“新謝潑德”及其冗餘安全系統進行飛行測試。其中還包括3次成功的逃生測試,顯示機組逃生系統可以在飛行的任何階段安全啓動。而反觀維珍銀河,顯然沒能在這一方面給予大衆足夠的安全感。

但無論如何,作爲創始人的布蘭森已經勇敢、安全地完成了第一步,這一點就已經給人以無限安全感。與此同時,貝索斯也做好了十足的準備,他對自己的團隊和火箭充滿了信心。

而在觀賞景色方面,必然是旅客們除了安全性以外最關心的部分,不管是否到達真正的太空邊界,沒有什麼比真正看到美麗的地球更爲激動的事了。就像理查德·布蘭德完成太空旅行之後所說:“看着窗外,我意識到我們的地球比我想象的還要美麗。這是令人震驚的。”

這一點,想必不用多說,是藍色起源更勝一籌。不像太空船二號,新謝潑德是100% 自動化的。這意味着飛機上的所有六個座位都可以坐乘客,不需要飛行員。六名乘客中的每一位都緊挨着巨大的窗戶。它們是有史以來飛向太空的最大窗口,這是乘客在飛行中體驗的重要部分。從官方給出的數據來看,“新謝潑德”號的窗戶尺寸達到了在太空中所能承受的最大極限,107cm x 71cm。更大的視野,意味着即使是在失重漂浮的狀態,也能夠隨時觀賞到窗外的絕美景色。而“團結號”雖然擁有17個舷窗,但窗戶和普通的航天飛機一般大,對比之下,能夠看到的風景也較爲受限。

上:維珍銀河“團結號”的舷窗; 下:藍色起源“新謝潑德號”的舷窗

作爲亞馬遜的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在地球上建立了一個零售帝國,但他的心和思想長期以來都傾向於天上的星星。而藍色起源的座右銘也印證了他的性格:步步爲營,勇往直前。冒險家布蘭森,心裡也一直記掛着童年的夢,還有來自母親的囑託。而有着宏偉太空夢的富豪當然不只布蘭森和貝索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就是他們的太空“強敵”,他的另一個引人關注的身份是特斯拉CEO,他也被人們稱爲現實版的“鋼鐵俠”,但他的目標不僅是亞軌道太空,而是更爲遙遠和神秘的火星。

這三位億萬富翁完全可以在財富和名譽中紙醉金迷,但他們偏偏憑一己之力“單挑”太空。他們所做的事也許看似是“內卷”,也許各自的做法都會有不同,但不可置否,他們的太空夢爲世界人民的太空夢規劃了一幅更爲清晰的藍圖。

如今,隨着維珍銀河“太空船二號”和藍色起源“新謝潑德”火箭日臻成熟,亞軌道太空觀光這片藍海已經打開……而亞軌道飛行的失重持續時間較短,與坐飛機的體驗相近,無論從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來看,都更加適合於普通人。可以說,亞軌道飛行將是未來較長時間內,最適合我們普通人去感受太空的途徑。如果你足夠有錢了,你會選擇乘坐哪家公司的系統進行太空旅遊呢?

太空的神秘,無時無刻吸引着萬千人類爲之努力奮鬥,只爲探索它的一寸一釐,相信,藍色起源的啓航,將會給人類的太空夢畫出更確切的版圖。這個7月,在距離地面400到450公里的中國空間站上俯瞰地球,說不定能瞥見這羣“夢享家”的精彩瞬間。如果成功,未來的太空將會繁忙得多。

文/譚心怡

一個接地氣,唔使扮嘢的時尚生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