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管存款計入方式再引關注,監管收緊理財“套殼”模式難持續

近日,隨着媒體報道個別地方明確要求保險資管存款不得計入一般性存款,而應計入同業存款,銀行存款業務中一直備受爭議的地帶重新引起業內關注。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相比保險自有資金存款,目前不同銀行對保險資管存款計入方式差異較大,計入一般性存款帶來的存款規模大幅波動近期引起南方某省監管部門注意。

這一存款計入方式帶來的另一層風險在於,部分理財產品以保險資管計劃爲通道,“超額”配置收益率更高的協定存款、大額存單等,期限錯配、資金空轉、壓低息差等風險隱匿其中。據記者從多位銀行及理財行業人士處瞭解,這類模式已存在多年,2022年以來進一步凸顯,目前存量規模有2萬多億元。

監管收緊將對保險、銀行及理財市場等帶來多維度影響,有金融行業人士認爲,一省有動作後其他地方可能也開始觀望,尤其銀行息差壓力加大,規範存款計入方式、優化負債成本的必要性提高。也有華東地區城商行人士提到,早在2022年當地就有全面清理、禁止新增、存量消化的監管要求,不同地方可能政策和執行存在差異。

保險資管存款計入再引關注

網上一份《關於保險資管公司存款填報口徑的工作提示》提到,某地金融監管局在日常監管中發現,部分銀行機構將保險資管公司存款納入單位存款科目覈算,造成各項存款大起大落。根據1104報表填報規則及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解答口徑,保險資管公司發行理財產品等募集的資金應填入“同業存放”科目,不得計入一般性存款。

這份文件主要針對當地大型銀行發出,由各分行行長對本行非現場監管數據及關鍵指標的完整性、真實性負第一責任,要求嚴格落實、自查自糾、及時改正。據記者瞭解,相關通知出自南方某省。

多位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不同於保險自有資金,因爲一些歷史原因,業內對保險資管存款的認定和計入方式一直存在較大差異。而對此,各地監管部門要求的鬆緊度也不同。

“(我們)保險自有資金是計入一般性存款,資管資金計入同業存款,這是監管要求。”上述華東城商行人士表示。

早期爲推動我國保險市場發展,增加保險公司資金運營渠道,監管部門將保險公司納入了起存金額更高、期限更長,利率更高、更靈活的協議存款特定主體範圍,得以成爲可以計入“一般性存款-單位存款”(而非同業存款)的非銀金融機構。

但對於保險資管公司,因爲缺乏明文規定,各銀行執行情況差異較大。有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業人士坦言,從性質來看,保險資管資金更符合同業業務,但面對標準不一的執行情況,有些地方監管部門過去經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銀行來說,保險資金是其中長期負債的重要來源。但同業存款利率明顯低於一般性存款,一般性存款中協定存款利率往往更高,將保險資管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也意味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據光大證券數據,在最新一輪存款利率調整之後,5年期協議存款實際執行利率最高仍在3.4%左右。而同期限國有大行、股份行掛牌利率、執行利率分別爲2%、2.3%左右。

銀行爲何願意做“吃虧”買賣?根據2014年央行、原銀監會、證監會、原保監會、外匯局聯合發佈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的通知》,單家商業銀行同業融入資金餘額不得超過該銀行負債總額的三分之一。

在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看來,除了歷史因素,一個重要原因是協議存款能夠計入一般性存款,且因爲單筆金額大、可得性高等特點成爲銀行改善一般性存款指標的重要利器,可以減輕存款偏離度、同業存款佔比等考覈指標壓力。

理財“借道”可“三贏”?

事實上,在2014年和2018年,原銀監會、原銀保監會先後聯合多部門發文完善商業銀行存款偏離度管理,其中明確不得“通過同業業務倒存,將同業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科目覈算;將財務公司等同業存放資金於月末、季末等關鍵時點臨時調作一般對公存款,虛假增加存款”。

記者注意到,過去監管部門針對將同業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的處罰不斷,時間主要在2022年之前,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涉及機構衆多,既有城農商行,也有股份行、大行、政策性銀行。

其中,國家開發銀行曾“以協定存款方式吸收同業存款,未納入同業存款業務管理”。華夏銀行、青島農商行還協助同業機構將同業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

還有幾家銀行的罰單中,明確提及了各類利用保險資金改變存款計入方式的問題。比如,三峽銀行曾“將銀行同業存款通過資管計劃違規轉化爲一般性存款覈算,且期限超過監管要求”,恆豐銀行曾因“利用結構性理財產品,將多筆同業存款變相納入一般性存款覈算”“以保險類資產管理公司爲通道,違規將同業存款變相納入一般性存款覈算”被罰。

理財之於保險資管,保險資管之於銀行存款,都是規模較大的資金來源。因爲保險資管存款計入方式的“靈活性”,在多重行業約束下,“理財產品-保險資管-協定存款(一般性存款)”一度被視爲一種“三方共贏”模式。

王一峰認爲,對於銀行理財,“套殼”保險資管可以獲得顯著高於同業存款(直接持有存款算作同業存款)的存款收益,在穩定淨值的同時做高收益;對於商業銀行,存款競爭壓力下、存款規模同業對標等多重因素驅動下,這一模式成爲增加一般存款的有力抓手,攬存訴求強的大行更明顯;對於保險資管,可以在不增加風險承擔的情況下,擴大業務規模並獲取通道費。

某理財子公司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這一模式確實已經存在多年。但有華東地區城商行人士對記者提到,早在2022年,當地就有全面清理、禁止新增、存量消化的監管要求,因爲協定存款合約時間往往較長(多爲5年以上),會有一個過渡時間表,但不同地方可能政策和執行存在差異。

在一位銀行業研究人士看來,這類現象有所擡頭,除了傳統動力助推,也是因爲理財市場面臨的新的局勢變化。一方面股債大幅波動導致“穩”成首要任務,存款配置需求增加;另一方面,投資人出於避險情緒,更青睞期限更短、贖回靈活的固收類產品。而相比貨幣基金,現金管理類理財的一大優勢正是允許一層資管嵌套。對於不完全按照規範行事的理財產品,保險資管爲其“超額”配置流動性受限資產提供了“掩護”。

另據上述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業人士透露,隨着城投平臺風險浮現,銀行存款業務對保險資金的依賴性明顯加大。而去年以來,在政府債放量等背景下,銀行尤其大行中長期流動性不足問題凸顯。

從銀行業理財登記中心披露的歷年理財市場報告來看,相比2022年末,2023年末理財產品對現金及銀行存款的配置大幅提升了9.2個百分點,佔比相比2020年末的9.05%則翻了近3倍,對應最新配置規模約7.8萬億元,相比2022年增加3.3萬億元。

另據國盛證券數據,2022年債市大跌之後,銀行單位定期存款大幅飆升,從2022年12月的9萬億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1月的14.6萬億元,累計增加5.6萬億,增速明顯提升。國盛證券固收分析師楊業偉認爲,兩數據同時加速提升,背後可能是理財資金部分借道進入存款。

不過上述銀行業研究人士對記者表示,理財借道加大存款佈局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因素,目前單純從數據層面難以得出較爲確定的結論。

監管收緊影響面大

“現在存量規模可能有2萬多億(元),一省監管收緊之後,可能其他地方也會觀望(收緊)。”上述理財子公司內部人士表示,短期理財產品超額配置長期限資產,一旦發生大規模贖回會有很大風險。

另據光大證券結合普益標準數據測算,考慮銀行理財持有保險資管規模在4萬億元左右,按照監管曾於2023年3月召集部分保險資管公司開會,要求理財產品通過保險資管通道配置銀行存款的比例限制在80%以內,再剔除保險資管在買入返售、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其他資產上的配置選擇,“套殼”存款規模預估在2萬億元左右。

前述股份行人士認爲,隨着息差壓力加大,銀行“想方設法”將同業存款計入一般性存款的動力已經有所下降,爲了規範行業高息攬儲、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監管收緊必要性加大。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也指出,上述看似“三贏”的模式背後卻隱藏着較大風險。其一是期限錯配風險,保險協定存款一般爲長期限品種,雖然可以在理財產品之間流通,但本質與現金理財的高流動性相違背;其二是高息攬儲和資金空轉風險。“在銀行淨息差吃緊之際進行整改,實屬理所應當。”明明表示。

監管收緊的影響也是多維度的。首先,對銀行來說,攬儲成本下降、規模難度提升,尤其“開門紅”後會否面臨中長期流動性衝擊受到關注;其次,保險資管規模擴張難度加大,通道收入減少;最後,理財配置需要尋找新的低波穩健產品替代高息存款。資產荒背景下,近期持續走牛的債市依然是焦點。

“理財不能給保險(資管)公司那麼多錢了,對保險(資管)規模的擴大肯定是不利的。”一家頭部保險公司投資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但他認爲,整體來看,對銀行流動性和債券市場的影響不會太大。

王一峰也認爲,居民風險偏好改善是相對緩慢的過程,理財仍將以低波穩健產品爲重點方向,對存款的配置需求具有較強剛性,未必大幅度增加債券配置,短久期債券或將有一定分流,但是不太會顯著提升債券投資需求。

不過楊業偉表示,存量消化需要時間,增量管控對短債形成直接利好。中期來看,隨着銀行負債成本進一步壓降,帶來的廣譜利率下行對債市同樣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