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案廚師遭疑「傷寒瑪麗」翻版 毒物科權威說話了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越籍廚師的手部及糞便均檢出邦克列酸陽性。本報資料照片

「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累計34例通報,代班越籍廚師手部與糞便均驗出「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陽性,有醫師推測,可能是罕見的共生體,或是「傷寒瑪麗」翻版,但毒物科權威直言,過去沒有過這類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毒素,由人體帶原的情形,但案情仍待進一步釐清。

傷寒與副傷寒分別由傷寒桿菌及副傷寒桿菌所引起,在人的糞便中可存活1至2個月。愛爾蘭人「瑪莉」曾於1900年至1907年間,在7個紐約家庭擔任廚師,後導致22人感染傷寒,出現發燒、腹瀉等症狀,由於她本身屬於傷寒健康帶原者,因此被稱爲「傷寒瑪麗」。

有部分醫界人士推測,本次寶林茶室的廚師,也是這樣的症狀;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牀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則認爲,這樣的推論不合常理、應該是不可能的,因爲唐菖蒲伯克氏菌生存在植物上,過去沒有過這類唐菖蒲伯克氏菌產生的毒素,由人體帶原的情形,雖有這樣的檢出,但案情仍待進一步釐清,畢竟牽涉到責任歸屬問題。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有4個病原型,其中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椰毒病原型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在該類污染的食材上滋生後產生致命毒素-邦克列酸。

楊振昌說,比較合理的解釋是,廚師處理產生毒素的食材,毒素殘留在手部後沒有清洗乾淨,因而攝入體內,但這個途徑吃下去的量不多、血液中也沒有,即便糞便檢出,也只能說也許有暴露。

楊振昌表示,傷寒瑪麗的狀況是,個案身上帶有傷寒桿菌等致病菌,但宿主沒有明顯症狀,毒素從糞便排出後,又感染到其他人,變成該菌的帶原者,就類似細菌共生的症狀,但常見細菌毒素或天然毒素,都不太有類似的感染途徑,至少邦克列酸的相關文獻沒有。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昨指出,目前驗出陽性的個案,都是3月19日至24日間用餐,並食用過粿條、河粉的個案。越籍廚師的糞便採檢結果,爲邦克列酸「陽性」,但血液一般檢驗及生化檢驗統統呈現「陰性」,推測越籍廚師並沒有直接吃到污染邦克列酸的食物,恐是手部沾染到邦克列酸,微量攝入體內,將持續觀察廚師的肝功能是否有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