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蟻會海漂 興大研究團隊發現:耐鹽特性可跨島擴散

黃原白蟻。(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國立中興大學慈濟大學與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日前發現,環太平洋島嶼分佈及棲息在海濱的白蟻物種,可以存活於高鹽度環境,可吃含有海水鹽度的濾紙,而被作爲對照組內陸白蟻物種,則會在取食同樣鹽度的濾紙後迅速脫水死亡,證實白蟻的耐鹽特性有助海漂擴散。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博士研究員、本研究第一作者邱俊禕博士表示,這個發現支持一個在白蟻生物學中存在已久的假說,就是白蟻可以透過漂流木在海島間擴散。科學家發現白蟻透過飛行擴散的距離僅有數公里,然而一些相隔幾十公里的海島上卻能發現相同的白蟻物種。這些白蟻到底是如何在海島間擴散始終存在爭論,而目前被廣泛採納的說法是白蟻透過漂流木進行擴散,但白蟻能否面對海漂過程中的高鹽度的環境卻未曾被研究過。

▲邱俊禕於白蟻飼養室中進行白蟻耐鹽測試實驗。(圖/記者崔至雲攝)

邱俊禕博士首先測試在臺灣都市山區常見的幾個白蟻物種,發現牠們大多無法在海水鹽度的環境中存活。這些白蟻取食浸有鹽水的濾紙之後,會在數天內脫水死亡。然而當他測試棲息於臺灣東南海岸的黃原鼻白蟻 (Prorhinotermes flavus)時,發現這種白蟻展現出驚人的耐鹽特性。在被海水鹽度溶液 (3.5%)浸溼的濾紙中,黃原鼻白蟻可以存活超過12天,跟給予淡水的組別無異,而其他內陸物種大多活不過6天。後來,又進一步測試島嶼及海岸常見的截頭堆沙白蟻(Cryptotermes domesticus)與稻村楹白蟻 (Incisitermes inamurai),也發現有極高的耐鹽性,顯示耐鹽性與白蟻的棲地及海漂擴散有關

▲臺灣東海岸與棲息的耐鹽白蟻物種。(左至右)稻村楹白蟻、原鼻白蟻、截頭堆砂白蟻。(圖/記者崔至雲攝)

本研究通訊作者、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李後鋒教授表示,除了臺灣分佈於海岸的白蟻,這次的研究也測試了分佈在太平洋東岸的美國白蟻物種。爲求研究中使用的海鹽成分相同,他把臺灣的鹽帶到美國佛羅里達大學供該團隊使用。這次在佛大合作對象爲他博士班指導教授蘇南耀博士,是國際知名的白蟻學家,曾於2019年捐助臺灣昆蟲學會設有學術獎。

李後鋒表示,臺灣的黃原鼻白蟻是他的團隊近年積極投入研究的物種。本次發表的耐鹽特性是衆多研究之一。這種白蟻在實驗室中容易飼養,可以穩定地進行各種實驗。又因其無法在都市與森林中存活,逸出野外風險也不高,或許未來有機會被作爲模式生物。他與研究生目前持續記錄此種白蟻的特殊生殖模式、並探討其於處理農業廢棄物的應用潛力。希望未來白蟻不只是害蟲代名詞,也能成爲幫助人們改善生活的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