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多瓦與《痛苦與榮耀》-下

《痛苦與榮耀》爲阿莫多瓦集大成生涯巔峰之作。(截自網路

阿莫多瓦拍攝《沉默茱麗葉》,圓夢火車上拍戲。(本報資料照片)

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痛苦與榮耀》裡的導演。(截自網路)

《破碎的擁抱》是阿莫多瓦與潘妮洛普克魯茲第4度合作的電影。(截自網路)

這是一個電影導演的故事,有人說是阿莫多瓦自己生平的故事,也是一個人到老年的故事,阿莫多瓦出生於1949年,今年剛好七十歲,算是已經跨入了老年的門檻,那是甚麼意思呢?不管你的心智能力還很清晰明朗,或是身體健康狀況還很健壯硬朗,人到了一個年紀,比如七十歲,不管怎麼說,那就是老年,老年代表的是人生的黃昏,在電影中,我們這位電影導演爲渾身病痛折磨,苦不堪言,他舉出很多正在日夜騷擾他的各種疾病,從腰痠背痛到耳鳴頭痛,還有哮喘、喉咽炎等等,走路爬樓梯容易氣喘,吃東西容易噎到,其中最無法忍受的就是背痛,讓他感覺痛不欲生,以至於必須去跟毒販求助,偷偷買海洛因來止痛,老來開始吸毒,情何以堪

其實最感痛苦的還是無形的精神騷擾,思慮太多太雜,晚上無法順利入睡,心中無時無刻充滿着無名的恐懼和焦慮,然後演變爲憂鬱症。事實上,說到我們思慮裡無名的恐懼和焦慮,追溯其源頭,就是源於對死亡的恐懼,害怕變成不再存在的憂慮,這類心靈疾病,對正要跨入老年門檻的人來講,更形嚴重,也是扼殺老年人享受繼續存活樂趣的元兇,終至演發爲憂鬱症,電影中我們的大導演跟一位女性朋友坦承,他在這種狀況之下只得停止拍攝電影,甚麼都不能做,可是,不拍電影,你能做甚麼呢?答案很簡單,活着。

他說,他是死神所要眷顧的對象中,最孤獨的一位,孤獨是上天對人類最大懲罰的項目之一,當你一切人際關係至終都淪於失敗之時,不管是家庭人倫關係,兩性關係,或甚至是同性戀關係,最後的選擇除了是孤獨之外,還可能會是甚麼呢?馬奎斯在《百年孤寂》中說,孤獨是度過黃金老年的不二法則。如今我們的大導演要面臨的是感情空虛的問題,長年同志生涯到頭來落得一場空,隻身孤單一人,這是宿命,阿莫多瓦在片子接近末尾部分展現一個電影上難得一見的有關男同性戀動人場面,只有像阿莫多瓦這樣偉大的同性戀者,才能深刻理解真正的同性戀情感是甚麼,兩個人相差五歲,對方如今已移民阿根廷,半夜突然打電話來,人在馬德里,三十年沒見面,希望隔天離開前能夠見一面,這個場面是很動人的,早年在《慾望的法則》裡那種衝動莽撞的暴烈情感如今收斂了,老了,人會變老,感情也一樣會變老,然後淡了。

從早年以來,阿莫多瓦就以影像風格銳利著稱,當這位早年戀人要離去時,兩人互道珍重並頻頻互看的眼神,這是此部電影最動人的時刻,沒有甚麼感情比這樣的眼神更深刻了,那晚剛見面時我們的導演就跟對方說,除了變老,你沒甚麼變,一樣那雙銳利的迷人眼神,這樣的動人場景,實在是絲絲入扣,入木三分,似乎只有小說《咆哮山莊》裡舊情人分手多年後再見的撼動場面差可比擬。

最後我們來到死亡的門檻,阿莫多瓦從來不正面描寫死亡,他的死亡總是帶有隱喻性格,是潛伏不外現的,母親臨死前不久有一次對他說,她昨晚夢見鄉下隔壁家的羅拉。她不是死很久了嗎?是呀,她昨晚來找我了。她來馬德里嗎?不是,她來我們鄉下老家,她就是站在門口不肯進來,我問她日子過得怎樣,她說「那裡」很好,叫我不要擔心。

母親有堅定的天主教信仰,我們不知道阿莫多瓦有沒有信仰,有一次一位教徒告訴我,人要有信仰,死的時候纔不會慌張害怕,我想這是事實,從阿莫多瓦的母親身上可以看出來,還有,愛也可以克服死亡的恐懼,《悄悄告訴她》見證了這一事實,對此我十分相信,基本上而言,《悄悄告訴她》可以看成是現代版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或是《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見證愛與死之主題拍得最好的電影之一,可能應該是最好的,死亡是醜陋而令人厭惡的,而且也是萬分痛苦的,令人完全束手無策,只有愛才是死亡的真正剋星

另一方面,《痛苦與榮耀》多少也類似柏格曼的《夕陽戀曲》,都是傑出電影工作者老來對自身工作以及自我生命的回顧和反省,還有,死亡的威脅,也像《追憶似水年華》,人生走到這個階段,回首前塵,充滿懊惱與悔恨,要是一切能夠重來,會怎麼樣呢?你已經快走到生命的盡頭了,如何重來?

哲學家休姆臨死前這樣說:我現在感覺很好,沒必要重來。小時候阿莫多瓦家裡貧窮,母親要他去讀神學院,免學費畢業以後工作穩定又能爲上帝服務,受人尊敬又有社會地位,小時候阿莫多瓦堅持不肯,我小時候也是家貧,父母要我去讀師範學校,免學費,以後畢業了做老師,工作穩定又受人尊敬,我死都不肯,我心裡有我自己的打算,如今一晃眼五十年過去了,我滿足了甚麼嗎?沒有,和阿莫多瓦一樣,捱時間過生活而已,就是活着,如此而已,人生富貴榮華,有如天上浮雲,轉眼皆空,一切總有結束的時候,難道還有甚麼嗎?

電影最後回到童年,像柏格曼的《野草莓》,只有童年的一切纔是真實的,也是最值得珍視的,電影以童年始,並以童年終,納布可夫在1950年代末,一次接受訪問談到《羅麗泰》的寫作動機時說:我偏好童年。英國作家吉卜齡在《自傳》一開頭這樣寫道:給我最初六年童年的時光,其餘的全都給你。(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