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輔護具 舒適性強、效果佳

圖爲媽媽手輔護具。圖/本報資料照片

曾經掀起創客(Maker)風潮的3D列印,現在也進入醫療領域,成爲復健病人的好幫手,小至滑鼠手、媽媽手,大至足踝矯形器義肢,3D列印技術所展現的客製化與貼合度,應用到輔護具上,不僅大幅縮短製作時間量身訂做更讓病患穿得舒適,復健更有效!

你能想像嗎?3D列印可以幫助腕隧道症候羣(俗稱滑鼠手)患者復健外,還能印出幼兒義肢,協助爬坐平衡,進而跨出人生的第一步!工研院與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合作建置「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臺」,列印出客製化醫療輔護具,成爲病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貼心「手足」。

說起應用3D列印技術在醫療輔護具上的起心動念,其實是來自研發人員的「切身之痛」。工研院雷射積層製造科技中心副執行長洪基彬長期致力於研發、推廣3D列印技術,直到有一天,長期困擾他的椎間盤突出問題又復發時,突然靈光乍現:「何不用3D列印來印輔護具?」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滑鼠,壓迫腕神經而罹患滑鼠手,長期抱小孩、做家務,導致手部肌腱發炎,而變成「媽媽手」,這些操勞過度的關節,不小心處於特定姿勢時就會疼痛不已,一旦施力不當,不僅疼痛加劇,甚至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滑鼠手、媽媽手的治療都需要適當輔具協助腕部固定、矯正姿勢,避免造成問題的重複性動作繼續帶來傷害。

然而,傳統的輔護具是採用「熱塑」的方式製作,醫護人員需先以攝氏60度的熱水軟化材料,再將材料套入病患的手部等待模具冷卻成形,方能建立個人的手部專屬模型,過程中患者必須忍受高溫的熱塑材料包裹住患部,從熱塑到建模完畢,往往需要2到3個工作天,患者需多次就醫,耗時費力

洪基彬將「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臺」推薦給新竹馬偕醫院,在醫院端,復健師只需開啓3D掃描儀,8秒完成患部360度掃描,將資料上傳雲端,再透過AI系統導入相關症狀的病例數據,15分鐘就能完成建模。建模資料回傳醫院,加入醫師和復健師專業意見,共同參與模擬製程,原本模擬需要3到4天的時間,現在只需1小時,大幅縮短輔護具製造流程,病患很快就能開始復健。

除了改善媽媽手與滑鼠手的復健效果,工研院的3D列印技術也曾幫助過一名出生時手部感染而截肢獨臂男嬰,待小男嬰長到開始坐立、爬行的年紀時,因爲缺少一隻手臂孩子少了施力點,不僅很難平衡,甚至連行走都不方便,現在有了3D列印技術製造的義肢輔具,可以隨孩子成長速度更換,質地輕巧更便宜,減輕病患家庭的經濟負擔

此外,醫療輔護具還有另一個廣大應用族羣銀髮族。隨着年紀老邁開始退化的足踝,讓許多年長者困難於行,然而,醫師和復健師經常面臨患者因穿戴輔護具不適而降低穿戴意願,導致治療效果欠佳的困境。

爲了增加病患的舒適度,工研院與交通大學合作建置「步態研究」實驗場域,透過觀察、感測病患走路姿勢,加上問卷調查,深度瞭解使用者的真實感受和經驗,將蒐集回來的資料數據分析和實驗,打造最適合銀髮族的足踝矯形器。

工研院打造的「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臺」,結合掃瞄、3D建模、結構及積層製造製程設計分析技術,透過雲端服務平臺,醫療團隊可遠端即時回饋意見,完成3D列印輔護具的最佳化設計,讓多方參與的輔護具製作流程得以無縫銜接,一氣呵成。

洪基彬表示,未來「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臺」的商業模式,會參考IC設計公司與晶圓代工廠的上下游關係,「醫療院所只需提供列印前期設計,即可將數據經由雲端傳輸醫材供應商生產所需輔護具」。目前該平臺正積極累積更多輔護具列印案例,儘早完成法規所要求的場域驗證。

(摘自工業技術與資訊3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