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仿真器官 圓滿器捐者軀體

奇美醫學中心以3D列印仿真技術製作人體器官。圖中爲奇美醫學中心醫療院長田宇峰。(曹婷婷攝)

傳統觀念認爲死者須保全軀體完整,許多家屬因此在最後關頭放棄器官捐贈,奇美醫學中心自2016年底起設置3D列印實驗室,列印仿真的心、腎、肝等器官,迄今列印96個器官,圓滿27名捐者遺體。奇美醫首創的列印仿真器官服務,也免費提供花蓮慈濟高醫臺北榮總高雄榮總器捐者。

迄今回填27例96臟器

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副院長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田宇峰表示,截至目前,使用器官回填的器捐者已27例共96個器官,包含腎臟45個、肝臟26個、心臟21個、胰臟4個,仿真器官以玉米粉原料,採3D列印技術製作,平均印製1個器官約需40分鐘。

田宇峰說,當初着眼於多數民衆擔心一旦器捐,往生者的軀體就不圓滿、註定帶着缺憾,遂構思用仿真器官填補,盼藉此鼓勵更多民衆器捐。

生前簽署捐贈比例

他透露,器捐者身體是否完整,是許多家屬最終決定是否器捐的主要考量,儘管民衆多認同器捐美意,但實際上仍會因不捨家人身體不圓滿而卻步,首創3D列印仿真器官,就是要讓家屬感覺受到重視。

田宇峰說,3D列印仿真器官彌補器捐者家屬缺憾,也讓器捐者更有尊嚴離開人世,目前雖無法立刻看見器捐人數增長,欣慰的是,生前簽署器官捐贈比例增加,奇美醫平均每年有5、600人簽署器官捐贈卡。

他說,器官捐贈推廣是一條漫長路,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民衆減少出入醫院,接下來將透過通訊軟體、結合安寧療護宣導等,讓民衆對器官捐贈有更深的認識。